晏清当即取了墨汁来将墨水泼在纸上一关究竟墨水着色的瞬间,纸张就分了层印出了白色的字体,像是通过某种枝叶书写上去的,而这个字的写法显然只可能有一人,那就是贺青云是他手把手教导的书写方法。
晏清一直都很担心贺庆云他们的情况,但陛下有一封锁他的消息并且暗中威胁他,为了保全贺庆云他们的安危,他只能隐忍并且选择不与对方联系。这么些年下来,贺庆云那边的消息也没有传进来,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戒备森严,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对方不想互相连累而没有来信。
如今突然来信必然不是小事,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需要他一起帮助解决,才如此匆忙,选择如此冒险的方式来进行传达。
晏清警惕的看了看四周,然后使了个眼色,让暗卫悄悄把门窗关上,这才认真的读起了里面的信息。
贺青云写的很简要,但却概括了这5年来的所有近况,燕青看着自然心生欢喜,他完全没想到他平生第一次收徒就能让自己的徒弟有这么大的作为,这孩子果然比他想象中更加优秀,把安县已经建立成了完全不同的模样,不仅如此,还联合了周边的县城以及与郡城部分都达成了协商,将生意广做整个天下。就连金城这边也受到他们的贸易垄断,包括相关的纸张生意,更是让他们建立起了庞大的信息网。
根据贺庆云提供的消息来看,这些年来,陛下对于边陲的警惕和防备只增不减,认为他们功高盖主,燕青却只得叹气,情况已经到了,如此危急的情况,若是安县这道防线在破掉的话,敌军就会长驱直入,直奔进程,届时雍州会彻底失去反抗的能力。
但不知是有奸臣禁言还是什么原因,陛下依旧固执的认为需要消耗兵力,不进行增援,也多亏了贺庆云,他们将生意做的广,才得以招兵买马,增加更多的兵力来驻守,不然的话,恐怕雍州近日都会不复存在了。
但更加要命的是目前的形势根据目前的形势已经到了贺庆云不得不求助他的时候,他也意识到此时若是再无人为他们发声的话,无非只是消耗之战,就算他们能保持的时间再久,雍州也注定会灭亡,而百姓们也会沦落在战火的飘摇和破碎之中,再无如今这样表面祥和的气氛。
几乎是看完燕青就已经下定了决心,他在心底做好了打算,知晓了自己的想法,他潜伏了这么多年,暗中尽量的搜集更多的消息和证据,同时也联络了更多的情况,让西北防线的驻军愿意与他们结盟,本来这些方法都只是最后的杀手锏,可到了如今的境地却不得不用了。
“来人,我要进宫面圣!”
这是晏清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选择主动去见陛下,往日他总是生病推脱长期锋芒故意拖延更多的时间,想让贺庆宇他们能趁其壮大同时也让四周的情况得以一定程度的稳固,但现在已经不能如此了就算是豁出他这条命去,他也要最后再做出一件事情。
让手下人去准备的同时,燕青也给盟友们发去了暗号和书信,告知他们下定的决心和相应的打算,准备一等他一声令下,就大家一起为拯救这个国家做出最后的挣扎。
宫中,陛下稳坐高堂之上,满脸愁容地问询锦衣卫之首宋卿。
“爱卿你瞧当下情势,周围诸王拥兵自重,外敌来袭,朕迟迟不放权,虽说一时可以镇压诸侯们的心思,但同时四周的敌人虎视眈眈,恐怕这样下去,安县撑不了太久。”
“陛下如果要当最后的赢家,就要有沉住气的打算,只有您彻底沉下心来,才能稳固时局,在最后时刻收网啊,您可不能因为这点小情况就坐不住。”
宋卿几乎是带着讨好的奉承着皇上。
“您可是九五之尊,这点区区的磨难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下面的人为您卖命,那是他们应当做的您没必要忧愁到这个份上。再说了,燕青虽然没有过问边境的事端,可这些年来他整治的世家与陛下提拔起来的权贵都不在少数,他这样子虽然看上去不像是与世家一派同流合污了,可看上去确实想与陛下您分庭抗礼呀。倘若此时您松开了这个号令,让他们得以延迟和对抗敌国,那岂不就意味着燕庆的势力又被再次增加了吗?你要知道贺庆云那人可就是燕青当时举荐的,陛下,你不过一时大意就让他们有了可乘之机,那可是贺将军的女儿,如今这番伟业坐下来倒是在民间的盛誉,更胜陛下您一筹了。至于这种生育虽然说出去并不是什么大事,可陛下想来也知道,涉及到这些相关的情况,百姓们总是会更加偏爱,说实话,每一朝的开国皇帝都是因为功高震主而选择谋反的,陛下您可要三思呀!”
皇上被劝的一愣又一愣,他自然知道这些背后事情的真相,说实话,他从小就有各大太傅潜心教导他,虽然他也出门总是跟父皇说他是碌碌无为之臣,但父皇最终还是选择了他做皇上,而他推出的一些政令本来没有掀起波澜,就因为燕青他们参与其中就被百姓们夸赞个不停。
皇上不明白,明明是他提出的东西,却被记住的只有燕青他们,他可是皇帝,这些人居然敢抢过他的功劳,盖过他的风头去。
因为有了之前的那些事情,所以即使贺将军和燕青两人都做出了不小的功绩,但他始终忌惮他们,害怕他们做出对他不利的事情,一直也没有对对方完全信任,反而把很大的重心放在怀疑他们身上。
你要说他残忍,不,这些可都是帝师所教授的帝王之道,对于猜忌的人自然要斩草除根,他并不后悔杀了贺将军,只是可惜没有一个完全站在他这边的人能够守住永州的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