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的情况我也会持续跟进。至于将军你的父母和乡亲,我们也会安排人进行后续的解救。”
说罢,便转身离开了。
出了牢狱后,……
出了牢狱后,贺青云拿着拿到的图纸,根据这段时间放出去的侦查员抱回来的线索进行了对比,因为有了鹰和猎犬的辅助,他们所侦查的面积虽然并不全,但也占据了大部分。
进行地形和侦探到兵力排布的对比之后,贺青云发现与吴迪提供的大部分都吻合,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轻易放下心防,他叫来了百奇、贺一鸣、孙睿三人,让他们一起查看排布的合理性。
几人一番研究下来都觉得这是非常合理的排布,但毕竟是敌方将领给出的,难保其中没有反水的程度,索性他们决定再次派出侦察兵去一些点位进行调查,同时也派出小股部队不太重要的点位进行小势力的骚扰,观察判断对方的兵力排布情况。
对于这个安排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同时有了这一次的突击后,对敌军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此时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候,他们需要联合郡城和全县,把三个地方的交通要塞打通并维护起来,防止敌军日后的侵袭和抢战,同时也要做好战线的准备,这必将是一个持久战,若是守不住的话,贸易的相关点也会被逐一击破,没有经济来源,以后形势就会更加恶劣。
倘若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那日后的形式只会更加困难,不过根据秘密消息传来的线报,晏清的爱国的人士,也在精诚积极的运作,企图说服陛下一统全国兵力来支援。
但可惜的是收效甚微,陛下另有打算,而因为一些贪官进言,更是没了支持边境的打算,如今时局焦灼,若是无破解之法必然是死局。
“必须得联系晏大人。”孙睿提议,“目前的情况就算我们硬撑也撑不了多久,金中的局势虽然有探子不断来报,但我们并无话事人实在没有自保之力。虽说沈二公子那边与几位世家和一些新起之秀达成了结盟,但他们也不愿意做那出头鸟,此事必定得有一人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孙睿说的情况,贺青云自然知晓。当初沈二公子离开自然是带着任务和想法离去的,他知道贺庆云正在做的事,也知道如今的时局是什么情况,他做生意已经不再是单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在保下了家人之后,他也希望国土能够守住,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对于沈家而言,最大的产业就是造纸业,虽然很多人都不理解造纸这个行业,但贺庆云知道其中利益和背后的情报线索有多么密集,所以提前与沈二公子进行了商讨和确认京中权贵用纸与宫中的用纸同普通百姓不同,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原料,普通百姓的用纸是沈家并未触及的地狱但安县所在的商会正巧弥补了这一空缺,对于收集普通的一些暗信用纸通信网络,普通的商会情报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如果想知晓宫中权贵和一些大臣的消息就需要一些特殊的纸张制作和运输当然纯靠制作也并不能完全获取消息,对于纸张他们还采取了一个新型的点子,那就是回收利用,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回收各个大臣家里的那些费用纸张,废弃的纸张在大家的帮助和协同下就能得到更多的消息。
为了引导大家都愿意进行废弃纸张的回收,他们还制定了以旧换新的法子,比如说利用旧址来换新纸,多少张旧纸可以换新纸,或者说一定量的旧纸可以让各大世家购买新纸的时候得到折扣和一定量的优惠,那这些渗透进去的小恩小惠,即使是世家也是愿意在其中的,毕竟这是一个薄利多销的买卖。
世家最需用纸,对于一些书画或者是日常通信以及一些买卖交易,还有相应的签约之类,包括文书和平时阅读书写有非常多的用途在每月的福利开销站非常大的比例,如此算下来便能为各世家节省开支。
因为分析过其中的利弊,沈二公子很快就回京城开启了这个谋生,当然他们也将情报系统纳入了其中,对于回收的一些废纸上总会写着一些零零碎碎的消息,而由专人进行一些拼凑后,就可以提前知道一些隐蔽的消息或是小道消息,有助于他们下一步商会的动向,或者说是了解朝廷的情况。
虽说一些朝廷的情况不能完全得知,但也至少知道了燕青在京中的境遇,他被看管的很严,所以一向没有主动联系贺庆云他们这边何新宇他们虽然有利用纸张把消息送进去的办法,但为了不拖累他始终没有进行这一招,但如今已经到了节骨眼上,孙瑞认为必须要如此行事了。
贺青云也知道其中孰轻孰重就算把选择权交给燕青,此时想必他也会放弃自己的安危,而为整个国家和百姓谋取大局。
但这仍旧不是一个能够轻易做出的决定,毕竟一旦联系了燕青,那就意味着燕青与他们这些人挂上了钩,与重兵边陲之地的人挂上钩并不是什么好事,并且燕青已经因为彻查贺家的事情以及与朝中权贵起了冲突而被圣上所怀疑,如今这样一做,自然只会加大他的怀疑。
贺青云咬了咬牙,最终还是点了头,选择与燕青联系,通过送纸的方式秘密传递这些年的信息以及当下的情况。
京中晏府。
晏清一如既往的书写着纸张,却感受到了这一次纸张的不同,并不像以往一样的厚度,甚至有一些加厚,显然像有夹层,而只透光度也明显更低一些其中还夹杂着一丝别样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