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残月轩小说网>强颜欢笑的近义词 > 第22章 再闯深圳(第4页)

第22章 再闯深圳(第4页)

而要说到莫尼卡的“自然”分工,那就显得有点“奇葩”了。

莫尼卡的包装师傅也就那么区区的三个人,产品也就那么十几种,再分分颜色,也就变成了几十种而已,按说目前的状态,三个师傅再加三个徒弟,足够在大白天收个早工了。但是强勇却分明经常看到包装部有人在加班。这是什么原因呢?

强勇有一次特地来加班的现场看个究竟。

结果他意外地现:只有一个班组也就是一对师徒在加班。

强勇就好奇地问:“师傅,怎么今晚就你俩在加班啊?”

“哎,运气不好啊!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营销部下单的产品型号都是我的啊,我们不加点班,明天营销部的人来了都把我催死。”师傅略显无奈地笑着答道。

师傅的话让强勇大感意外,也莫名其妙!

强勇感觉到自己似乎已经触摸到包装部的“命脉”了。所以他一边帮着师傅搭把手,一边很有耐心地向师傅“讨教”个中深层次的原由。

然则接下来师傅的解释,让强勇确实有点哑口无言。

原来,不光是莫尼卡,一般的家具工厂包装部,为了分工协作和便于以后销售出去的产品出错后的“追溯”,都采取了个人包干某些产品型号的土办法。这个办法,也不能说是“一无是处”,甚至在许多场合后都是“先进”般的存在。因为一旦从顾客或市场传来不好的消息,那老板和所有的管理人员查都不用查只要坐在家里就知道是谁出了问题!

而营销部下的单子,是根据市场的预测或客户的预定来定的,决不会考虑工人的生产均衡性。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班组整天活儿干不完、有的班组却闲的要死的原因了。

包装部的师傅们似乎早就视这种做法为“金科玉律”了,所以他们一旦闲下来时,收入也就跟着少了,但他们似乎也没有什么怨言,他们不但见怪不怪还会安慰自己:这没什么的啊!要怪就怪自己的运气不好,难道自己要去抢别人的东西来做吗?

以上的两个问题,哪一个也不是好惹的啊!这与其说是管理问题,不如说是思想问题,而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特别是年纪一大把的包装师傅们,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也正因为如此吧,据说建厂不到一年的莫尼卡,包装部的经理换的像走马灯似贼勤贼的了。自己的上任、上上任,不管当初进来的时候是如何地“雄心万丈”如何地“踌躇满志”,最后的结果都无一例外地难逃一个“无功而返”、“知难而退”了。

真有那么难吗?

恐怕真的有那么难!因为这可能不仅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这么难,很可能是在改变家具行业的惯例的这么难啊!

但是,再难也要改变啊!否则,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上任、上上任一样“无功而返”。况且,不是越难做出来越有价值吗?

强勇决定“放手一搏”。

他静下心来,尽量把这几天的所见所闻“抽丝剥茧”地理出头绪来。

想来想去,强勇算是把什么都看透了。原来,还真的是这样的,之前始终觉得这是两个技术问题,而现在看起来,只不过是带有技术性质的思想问题而已;而且两个问题,归根结底,实际上也就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员工的思想意识问题。

改变一个人的意识,或者说改变一个行业的习惯,的确是很难很难的一件事,难到有时候还没去做“改变”,自己就先“捅马蜂窝”了!

但办法总是会比困难多的!

咱不想一开始就给自己扣个大帽子,说什么来“改变一个行业的习惯”,咱就从眼前的几个师傅着手,试图通过自己的不断渗透,在潜移默化中把他们改变。这叫什么策略?应该是毛主席曾经红极一时的运动战术“化整为零,个个击破”吧!

强勇打定了主意,就开始不动声色地做起“动作”来。而此时,距离强老板给自己出的“最后通牒”也仅剩下不到三天的时间了。

强勇没有任何的慌乱,他决定按计划先找性格最柔和的李师傅来做突破口。

第二天,强勇很自然地接近着正忙碌的李师傅,他边寒暄着边帮着李师傅摆弄着产品部件。等摆弄得差不多了,他就找来一个扫把,开始把李师傅的“地盘”扫起来。

李师傅一开始还不冷不热地“提防”着强勇,等看到自己的包装准备加快了,包装的产品比平时多了,特别是自己的地盘明显比以前干净多了,脸上才终于露出了笑容。

这就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啊!强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感觉自己今天的工作虽然累了点,但很值得!应该“乘胜追击”才好。

“李师傅,咱包装部的灰尘是要比其他部门都多了点啊?”

“那可不?我以前在别的工厂也干过,都这样的,这么多年了,大家都习惯了。”

“要是每天有人来打扫下,自己不也看着舒服点吗?包在箱子里的产品不也干净点吗?这样客人不也就更满意点吗?”强勇开始“循循善诱”。

“那样敢情是好啊,但是谁来做个吃力不讨好的苦行僧呢?打扫卫生是要花时间的呀!你不是不知道,我们班组都是计件的嘛。有那个时间,我们个人不是可以多包一点产品更划算吗?”李师傅似乎早有准备,呵呵一笑,算是不以为然。

“但是李师傅,不知道你想过没有?如果客人不满意的话,我们的订单就不会那么多了啊?订单不多了,那我们还有什么可忙的呢?”强勇一听,马上就找出了李师傅的“破绽”。不经意地这么一问,可算把李师傅逼到死角了,看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没有订单,那是营销部的事,是你们这些当官的事,我们打工的,只要有活做就行;我们也只管做点活赚点钱。大不了实在没活做,我就带着徒弟们跳槽啊!”李师傅虽然也明白强勇言之有理,但有点不想上“套”。

“李师傅,我知道你一个大师傅会有很多退路的!咱们现在不谈那个,就谈在莫尼卡吧,你说我们大家伙虽然分工不一样,但是不是都是坐在莫尼卡这一条船上的人?莫尼卡的营销部订单从哪里来的?不是客户傻的看不见走路,他们才是最精明的!他们为什么要下单给我们?不都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好交货快,又没有质量问题?如果我们没法保证我们的产品质量问题,那客人凭什么继续给营销部下单?营销部又哪来的单给你们做?”强勇知道,年纪越大的人,做他们的工作越要有耐心,所以他不紧不慢,却“步步为营”。

强勇的一连串问号大约把李师傅逼到了“墙角”了,只见平时总是喜欢口若悬河地“教育”别人的李师傅,头一次卡壳了,半天没有回话。他吃惊地望着眼前的这个有点让自己下不了台的年轻人,接下来本来想来一招“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结果更让他吃惊的是,就在这个后生仔与自己谈经论道的时候,已经不经意地把自己的地盘全“扫完”了。

李师傅也算得上是包装部“德高望重”的老师傅了,据说从莫尼卡公司开生产线的第一天就是老板开高薪硬是从其他家具厂挖过来的。包装经验丰富自不多说,浸淫家具行业几十年对其中的“沟沟坎坎”甚至“弯弯曲曲”似乎比谁知道的都多。如今头一次在一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面前不但虚的方面让自己的几十年行业“掌故”“见底”了,而且实的方面也头一次在自己面前让“不厚灰尘,不是包装部”的几十年做法“见底”了!

那是一道多么亮眼的白光啊!

强勇看到李师傅的表情,知道自己“双管齐下”的不懈努力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有点“固执”的李师傅。虽然这正是思想意识激烈交锋、到了“事实胜于雄辩”的时候;虽然自己明显已经占据了上风,但深知“穷寇莫追”的做人道理!这个时候千万别光顾自己高兴过了头啊,更不能用胜利者姿态或嘲讽言语来“激剌”甚至“打击”李师傅,否则一切就会“施得其反”甚至“全功尽弃”的。因为再怎么着,李师傅也有一个做人的自尊,何况几十年的工作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所以他一边跟李师傅热情地谈论着,一边还在手脚不停、脑袋也不停地想在不知不觉中继续扩大着自己的“胜利成果”:

“李师傅,你觉得这样会不会看着心情舒服点啊?”

“那是哟!这么干,你知道每天得浪费多少时间哟。”李师傅笑逐颜开。

“李师傅,你这么经验老道的肯定听说过‘人逢喜事精神爽’这句古话吧?我跟你比起来人轻言微的,就算班门弄斧打个比方吧。象现在这样的,我们自己做事的心情都好点是吧?跟着做事的效率是不是就高点呢?我也知道,包装部一般都是计件的,这灰尘扫不扫的在家具界都存在这么多年了,也不能怪哪一个师傅,可能大家都接受了。何况建厂不到一年的莫尼卡呢?”强勇“一打一摸”的,想尽量与李师傅“打成一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