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局我输了,所以我会怎么样?”打赌
的时候没有仔细说起关于他最后的安排。
“和我一起离开,去东突厥如何?”李昭这般问着,李建成倒是惊住了。
“外面的世界很大,大唐的河山很宽广不错,可是作为一个皇帝,被关在其中,倒不如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你会发现有时候不做皇帝挺好的。”李昭只是说出心里话。
“那你为何要打下东突厥,成为东突厥的可汗?”李建成想不明白李昭话里的意思,她并不是一个好权的人,可是她却打下一个东突厥,成为东突厥的可汗,这是为什么?
“一则东突厥是大唐的威胁,二则我需要一条后路,比如像现在,要是我没有东突厥,我能让阿兄你跟我一起浪迹天下?其三,为了阿娘,让阿娘也有退路。”
连李元吉都能看出来窦氏现在对李渊的冷漠,李昭哪里会不懂。
早作准备,确实是早作准备,要不是因为有些准备,李昭现在可以理直气壮的跟李建成提?
来日,若是窦氏想离开李渊,贵为皇帝的李渊,在这大唐的境内,窦氏可以去哪里,又有谁能容窦氏去哪里?
李昭的话说完,李建成叹一口气道:“输给你,心服口服!”
李昭没有再说什么,可是李元吉这会儿终于站起来了,执着剑与李昭刺过去,嘴里还叫嚷道:“是你,都是因为你,你坏我的好事,我早该杀了你,早该杀了你。”
一把推开李建成,李昭一边避过李元吉的剑,一边质问李元吉道:“你想杀我才一两天吗?你早想杀我了,只是一直有能力杀我,从前你没有的能力,你以为现在的你有了?”
“李昭。”不难听出李昭话中的质疑,李昭看不上他,从来没有把他当成敌人,从前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然而李昭从前还想逗他,眼下诸多的事等着她忙活,她并不想再跟他浪费时间。
一把夺过他手中的剑,再一手打在他的后颈,直接将人打昏了。
李元吉倒在地上,李昭不作声了,外面涌进来不少人,首当其冲的就是苏烈。
“皇上,所有的叛军已经拿下。”苏烈一直没有出现,那是因为他去平乱了。
李元吉收拢不少人,这些人手里明里暗里有不少的兵马,要
说最了解的还是在长安多年,作为两朝守卫长安将军的苏烈。
李渊道:“世民,接下来的事交给你。”
适才李建成和李昭的交谈李渊已经听到,儿女之间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做了决定,不再争斗,这样的结果也好。
曾几何时李渊左右为难,寝食难安,今天除了一个李元吉胡闹不休,其他的儿女还是讲理的,这对李渊来说再好不过。
李渊站起来,李世民应下一声表示自己一定会办好的。
窦氏也想离开,李渊却握住窦氏的手,这一次,窦氏却不曾犹豫地挥开他。
她以为自己藏得很好,不会被人发现的,没想到就连被关起来的李元吉都能看出来她对李渊的厌恶,这样也好,把不高兴不欢喜的都说出来了,往后,她不想再当大唐的皇后,倒不如到东突厥去,成为东突厥的太后。
曾经的那些不高兴,那些令人甚为不喜的一切,埋在心里,不能宣泄,窦氏还以为这辈子都要这样过下去了,可是在她心下郁郁的时候,原来李昭早就为她准备了后路,只要她愿意,只要她想,李昭就会带着她永远的离开这里,再也不用看到她不想看到的一切。
武德六年九月,长安发生叛乱,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起兵谋反,兵败,帝废太子,夺齐王爵位,皆贬为庶民,其子嗣皆受牵连,放逐三千里,永世不得再入长安。
如此惩罚不可谓不狠,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人敢求情。
李建成造反是真,多少人亲眼看到的,又有多少人受到牵连,现在李渊只是秉公处理,完全都是为了大唐着想,谁又能指责李渊的心太狠。
只是相较于李家,杨家亦是大清洗,要知道和李元吉一起造反的杨家人不少,与其等着朝廷来算账,襄国长公主更是赶在他们没有动手前便将人清洗一通。
李元吉的王妃为杨薇襄国长公主亲手所杀,一个想取襄国长公主而代之的人,很有理想啊,在这个时候想做这种事的人,依襄国公主的性子怎么可能会放过她呢。
李渊听说此事也不以为然。
襄国长公主早在知道李元吉竟然想让李建成和李世民还有李昭他们相争相斗,而令其得利时,就很想问李元吉他是
凭什么认为自己有这个本事?
但是还没来得及给李元吉泼上一盆冷水,李昭已经寻上门,很直接,就是让襄国长公主配合李元吉,李元吉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这样才是真正可以保存杨氏的办法,若是襄国长公主不同意,杨氏中有意图谋反的人,证据确凿,谋反足以诛连九族,就算襄国长公主和所有人都说她没有这个意思,谁会相信?
说到这里襄国长公主还是挺气闷的,她分明没有谋反之意,偏偏没有一个人相信她,就因为她素来目中无人?
她目中无人和她想造反分明是两码事,为什么一个个却要混为一谈。
却不知,就是因为她的目中无人,所以她想再复大隋的河山,想让大隋复兴,再成为曾经的大隋那个只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随意主宰人生死的襄国长公主,谁还会认为她不会?
襄国长公主被李昭堵问着,襄国长公主当时就问李昭,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不相信她,李昭却选择相信?
“长公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天下的人都清楚,我当然也清楚,你是清醒的,想保住杨氏的血脉,不给人借口把杨氏毁了,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做出任何谋反的事,李元吉这样的人要是上了位,只会是杨氏的不幸,连自己的父兄都能下狠手的人,可以作为棋子用之,但绝对不能和他谋事,长公主不会连这点识人之能都没有。”
“两族的联姻,要不是因为玄霸不肯,你绝不会选择元吉,可是在有嫡子可选的情况下选一个庶子,你又咽不下这口气,嫡庶有别,像你这样的人最是看重,这才不得已地选了元吉。但是,不是一个你看中的人,你给李家的女郎配元吉可以,却永远比不上我们李家的另两位儿媳。”
襄国长公主不得不承认,李昭太了解她,也太懂人心,正是因为太懂,到了最后,她都只能李昭所用,唯一所想不过是能和李昭和平共处。
李建成被废,李元吉被削,此生都不能再回长安,东突厥传来消息,高句丽竟然抢掠东突厥的商队,这么好的一个打仗的借口李昭岂能放弃。
长安的事至此已经处理完毕,李建成和李世民已经分出胜负,而且李建成早就已经
想好随李昭同往东突厥去,大唐以后只会是李世民的。
李昭准备返回东突厥,临行在即,李昭独自去见李渊,三跪九叩,上座的李渊的看着李昭的动作眼眶已经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