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荀绲的安排里,荀彧应该和荀悦一起去接触一下曹操,看起来最风光的袁绍则由自己和长子荀谌接触。但是此时荀彧并不想去了解曹操,反而是对刘协更感兴趣。
对于荀彧的选择,荀绲自然是支持的。在场的所有人之中,荀绲就看好三个人,一个是四世三公的袁绍,另一个则是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曹操,最后一个当然就是现在只有九岁的刘协了。
尽管刘协现在年龄并不大,但是却已经有了很多功绩,而某些事迹越传越离谱,再加上近一段时间刘协在陈留一带贤名广布,这让荀彧不得不好奇这个年仅九岁的天子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能被如此之多的人拥戴。
而且接触刘协这和家族利益也并不冲突,在袁绍、曹操以及刘协这里三头下注,最起码能保证其中有一支能笑到最后。
“臣荀彧|荀攸,拜见陛下!”
对于荀彧和荀攸,刘协可是眼馋了很久了。虽然不清楚荀彧和荀攸有多大的才能,比起自己手下的这些人才来讲怎么样,但是在刘协融合的记忆之中,显示荀彧和荀攸不仅极有才华,而且还忠心于汉室,最后甚至为大汉而死,这让刘协怎能不心生向往?
“文若、公达,朕终于等到你们了!快随朕来!”
即使是荀彧、荀攸这样聪明的脑袋一时间也理解不了刘协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终于等到他们了?难不成在这之前刘协就已经在注意他们了?
虽然在这之前荀彧曾经担任守宫令,和刘协也算是有一些接触,但是彼此之间并不熟悉,刘协能记得荀彧都已经挺让荀彧意外了,更别说记得自己的字号了。
至于荀攸,他就更意外了。虽然荀攸曾经担任黄门侍郎,名义上来讲是刘协的近臣,但是当时洛阳被董卓控制,刘协也被董卓牢牢的控制在手里,他这个黄门侍郎就没见过刘协,刘协又是怎么认识他的呢?
而且这是要带他们两个去哪?为什么还要去其他地方?
其实刘协要带荀彧和荀攸去的地方并不是什么隐秘之处,而是刘协自己的行宫碣石宫。在碣石宫里,萧何、范蠡、荀况、韩非、文种以及后面来的姜子牙、管仲早就等在了这里。
见刘协忽然进来了,几人连忙起身行礼。而荀彧和荀攸一见到这个排场,一下子就被感动到了。
以往在洛阳的时候,虽然也见过刘协,但是并没有什么深入的交流,说今天是第一次见面也并不为过。如果是自己,绝对不会对这种第一次见面的人推心置腹的,即便要交流些什么,也是非常有限的。
可是现在碣石宫里这群人都是什么身份?荀彧倒是不认识这群人,但是能待在皇帝的行宫里面的,那肯定是皇帝的近臣,是皇帝的智库。换句话来讲,刘协仅仅是和他们两个第一次见面,就把他们带到了智库之中,这是何等的信任?
“荀彧,愉悦点+1o。”
“荀攸,愉悦点+1o。”
对于这忽然多出来的点数,刘协并不清楚是为什么。不过此时刘协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
“几位,这便是我曾对你们提起过的荀彧荀文若和荀攸荀公达了!”
荀彧和荀攸一听这话,更加确定了刘协的用意,对刘协一拜再拜,不断向刘协表达自己的感激。
他们两个不知道的是,在他们两个接触刘协之前,刘协就已经让系统探查过荀彧和荀攸的五维了。
“荀彧,武力7o,智谋98,军事95,政治1o3,魅力1oo。”
“荀攸,武力68,智谋99,军事99,政治1oo,魅力1oo。”
正是因为有这样豪华的数值,刘协才能放心的将荀彧和荀攸带到自己的智囊团面前。毕竟智囊团可都是来自各个时代的牛人,荀彧和荀攸就算有些差距,但也不会特别大,足以让智囊团认可了。
认为自己得到了皇帝极其特殊的礼遇的荀彧和荀攸还没把屁股坐热,就和一屋子的牛人兴致勃勃的展开了讨论。虽然看起来荀彧1o3的政治和荀攸99的军事很厉害,但是这一屋子里既有政治达到1o5的萧何、范蠡、管仲,也有军事达到了1o3的姜子牙,对于荀彧和荀攸的想法他们完全不会跟不上,有时候还能点播一下两人。
对于这些顶尖谋士的讨论内容,虽然刘协尽可能的去听了,但是终究水平有限,能听得懂的并不多,于是便悄悄的走到了另一间屋子里,将这里留给自己的谋士们。
在刘协走后不久,荀彧便停止了探讨,荀攸也默契的不再言语。萧何等人剑荀彧和荀攸如此,自然明白这两人应该是有什么极其重要的话要说,而且还是有关刘协的,所以要等刘协不在的时候才能说。
“在诸位看来,当今陛下如何?”
对于荀彧和荀攸来讲,刘协的器重固然很令人感动,但是他们也并不会因为这样就直接打定主意留在刘协这里。他们忠诚,但是并不愚忠,他们也需要找到一个足够有才能的主公,确保他们能够一展宏图,实现平生之愿。
这个问题可不是一般的大,萧何连忙确认了一下周围有没有其他人,然后紧闭门窗,压低声音,尽可能用只有这几个人能听到的声音叙述。
“在我看来,陛下颇有太祖皇帝不拘一格的风采,我等出身卑微,不像文若、公达这样出身豪门,但是即便如此,陛下仍旧对我等委以重任,从不因为我等的出身而轻慢我等。”
“陛下不仅会不拘一格的提拔人才,对于人才陛下似乎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只要陛下说是可用之人,那这个人就一定在某些方面有大用,可以说陛下看人的眼光从未出错!”
说道这里,姜子牙忽然长叹一声,似乎对此颇有感悟。
“不瞒二位,姜尚本是道门中人,坐下有一徒名为6压,有一童子名为田再彪。本以为陛下会因为我等道门中人的身份轻慢我等,毕竟搞得天下大乱的黄巾军便是道门中人,我等在来之前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可是陛下不仅没有轻慢我等,甚至还直接将小徒6压编入羽林军,与后羿将军时刻护卫在陛下身旁。似乎陛下早就知道我们要来,而且也从来都不怀疑我们的忠诚,不仅委以要职,还时常对我们推心置腹,与我们共商大计!”
“据我所知,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在陛下这里就不会得不到重用。”
对于刘协知人善任这点,范蠡也很有感触。
“萧文终是小吏,我是商人,荀卿等人也皆是白身,而且陛下身边的大将除了黄氏乃是宿卫出身,其余人几乎都是出身于底层,都是被陛下一手提拔上来的。各位也能看到,正是因为陛下英明,我们才能各自挥作用!”
“而且陛下爱民如子这并非空穴来风,在陈留时陛下就经常带着士卒前去帮助百姓耕种、修路、建房,甚至会自掏腰包为百姓、流民准备食物,在陈留甚至有‘农民皇帝’之称。陛下在得知这个称号之后,不仅没有生气,还很开心的样子,去田间地头去的更勤快了。”
“不知道二位有没有注意到,隶属于陛下的这一万人和其他诸侯的士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为这里面所有的士卒都曾经和陛下同吃同住,一同劳作,陛下是他们所有人的府主,也是他们每一个人的衣食父母。”
“文若和公达出身颍川荀氏,想必应该经常吃肉吧?要知道寻常人一年都吃不上几次肉,可是在陛下麾下,这些士卒已经不知道吃了多少次肉了,或许以前他们还只是不知肉味的流民,但现在已经三五天就能吃一顿肉了。”
“这怎么可能?!”
荀彧还好些,毕竟他对这些也有所耳闻,但是荀攸可就坐不住了。
荀攸虽然也是出身于颍川荀氏,但是他的父母死的很早。荀攸早年的生活在叔父的养育下虽然不至于特别困苦,但也要处处谨小慎微,更别说几天就吃顿肉了。除了顶着个颍川荀氏的名头,生活上和普通人差别并不大。
也正因荀攸知道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所以才更能对百姓的生活感同身受。普通士卒的待遇比百姓好不了多少,基本也在温饱的边缘挣扎。可是现在却有人告诉荀攸,这些士兵三五天就能吃顿肉,这让荀攸怎么能相信?
“你们说啥呢?一惊一乍的。”
或许是因为太久没有听到这边传来的声音,刘协打算过来看看,结果刚一开门就看到了震惊的荀攸。几人见到刘协进来,连忙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