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哈大笑中,夏笙干了一个小时的打包活。
她来的时候,是两个行李箱外加一个旅行袋,现在要走,她打算减成一个行李箱,剩下的直接寄回沐城。
放在琅云金榭的行李,夏笙前天全搬回清水湾了。
这会,八九个纸箱摆在地上,她实在想不通,明明没买什么,怎么一个月多出来这么多东西。
仔细想想,也有迹可循。
吴阿姨和何阿姨经常送她礼物,帽子、围巾、布娃娃……种类齐全,应有尽有,都是她们自己做的小手工,夏笙想要什么,她们就能拿钩针钩出来什么。
这些东西,林林总总,差不多占了一个箱子。
陈斯屿公司福利好,隔三差五就要礼物,七夕更是送了每个女员工一大捧玫瑰和一整盒香水。员工有的,老板也不会缺,无论礼物大小,公司采购办总会先寄两份到清水湾。陈斯屿不稀罕,随手丢给夏笙,夏笙自然全当宝,每样都悉心保存,连u盘盒子里的钥匙扣都不舍得扔。
算算,礼物最后装了两个纸箱。
剩下,三个纸箱的衣服,两个纸箱的特产。
特产是何阿姨和吴阿姨帮她买的,说是一定要多带点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夏笙欣然接受。那时的她,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等拿到,现两位阿姨说的“多点”有点过于多了,多到眼花缭乱,两只眼睛来不及看,吃更是吃不完……
夏笙给阿姨们也准备了礼物,补品、丝绸、购物卡,照抄夏妈给家里阿姨的节日礼物,她原本想自己挑,这样更显诚意,可挑了半天,还不如夏妈送的那些实在,夏笙果断,从补品牌子,抄到丝绸牌子。
至于陈斯屿,她送什么,他都不会稀罕,甚至越贵,他越不稀罕,清水湾的少爷,什么没有见过。
夏笙现在完全能理解,林姐姐给师父织围巾的那个心理了。要是陈斯屿冬天喜欢戴围巾,她肯定织他个七八九条,让陈斯屿一天一换,一周不带重样。
师父喜欢什么,会与林姐姐说,因为他们互相喜欢。
而陈斯屿除了烟和数学,喜欢什么,夏笙一概不知。
投其所好走不通,只能调转,从她心意出。
夏笙送了陈斯屿一幅画——
那天她生日,她与他一起溜皮皮,旭日东升,他们的影子朝着同一个方向。
画里藏着她的小心思,陈斯屿那么聪明,肯定一眼就能看出。
而她要的就是,他能一眼看出。
她做不到把喜欢压在心底,装作若无其事。
她喜欢就喜欢了,从没想过要遮掩。
…………
这幅画,夏笙没能亲自送出。
陈斯屿自八月十一,连续三天不见踪影,问了吴阿姨,他也不在五楼,说是这几天已经通知过她们,他不回来了。
“小笙,最近少爷是真的忙。”
夏笙笑:“吴阿姨,我又不是见不到他了,九月开学后,天天见。”
这话,王一凯说过。
“和同学分开,知道九月开学,肯定能见面,就没那么难过。”
小孩都不难过,她难过什么。
“是哦,你俩还在一个学校,那肯定见面机会多。”
分别没有见面,离别没说再见。
夏笙推着行李箱,如七月初,一个人来海城一样,她又在八月十三日这天,一个人从海城飞往云城。
因为不想麻烦阿姨们送,夏笙提前一个小时出门打车。
何阿姨还是现了,她急急忙忙追出来:“小笙,你不要我们送可以,但这袋子你一定要拎上。”
夏笙低头看过。
黄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