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悦听到这里,不禁泪目,但是她又不想让林奕山看到自己的眼泪。
张爱玲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用来描述此时此刻的褚悦,再合适不过。
眼前的这个男人,稳重又慎独、自信又磊落,成功却低调,如此温和与内敛的个性,原来全因生活曾历经疮痍。
褚悦无法形容自己当下的内心情绪,对曾经的林奕山充满了同情,对现在的林奕山全然是欣赏。
“傻瓜,哭什么?”林奕山把褚悦往怀里紧了紧,低下头来小声问。
“奕山,我只是觉得我太肤浅,跟大多数人一样只看到你现在的样子,没有想过你经历过那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难怪平日里他这么会照顾自己,原来都是生活所赐。
“其实都是好事,我特别感谢这些经历。我曾经想过,如果不是当时被生活逼到了绝路,我还是在一个安稳富庶的中产家庭里做一个生活无忧的孩子,可能最后凭努力考上一所还不错的大学,得到父母的资助出国进修,留在国外生活又或者回国进了一家大型国企,那我的生活可能就从此一成不变,一眼看到老。”那从来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可是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胆识和魄力,都和自己的经历休戚相关。如果说林奕山对眼前的自己还算满意,那无非是曾经的自己忍受了痛苦,并且战胜了困难,从而造就了现在的自己。
命运可能充满了玄机,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那后来呢?”褚悦好奇。
“后来?”林奕山的成名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少年得志的自我膨胀里,林奕山也曾经惨遭滑铁卢。
他从来不跟圈子里的各路大佬们沟通,也不喜欢掺和各路公募私募。他喜欢自己研究,自己分析,自己下手。他甚至很少去所谓的股票论坛,也绝不好为人师。都是因为曾经那段惨败的教训。
不足二十岁,便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一千万。一时之间,林奕山风光无两,声名鹤立。
找他问股票的、委托他操盘的、希望他站台的,拉他做局的。。。。。。络绎不绝。
那个时候人人都说他是股神,他也觉得自己就是股神,毕竟从来没有失手过,一步青云,一马平川。
他从来没有想过,个人的成功从来无法脱离时代的大势。在整个国家经济向好的大环境和大趋势下,所有的市场都无一例外的欣欣向荣,形势向好。股票市场,只是其中的一个展面而已,无论是庄家、主力、游资还是散户,都可以在这里分一杯羹。
可是一旦经济形势生了变化,流动性不足,蓄水池自己都逐渐干涸,每个想取一瓢饮的人自然而然会感觉到举步维艰,为了抢夺那唯一的水源,彼此之间的征战与厮杀就会越演越烈,最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林奕山一直在赢,所以在在这场战斗中,那些过往赢的经历并没有告诉他,股票市场上,比赢更重要的事情,其实是防控风险。
他第一次尝试到失败,他终于走上了他曾经看不起的父亲的老路,背负着沉重的杠杆,输得一败涂地。
成功的时候,无论多少人唯你马是瞻,失败的时候,只剩一群人黄鹤楼上看翻船。
林奕山再次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和残酷人性,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睡了一个月。屋外的人,除了父母,没有一个人是真正关心他,有人在嘲笑,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有人在惋惜,一代股神从此一蹶不振。
在最难得时候,是老爸敲开了他的房门。
在风光的时候,林奕山给父母的所有的馈赠和现金,都被两位老人存留收藏。因为过去的失败经历,所以吃一堑长一智,所以不敢花天酒地前消费乱花钱。在两位老人眼里,这是儿子孝顺自己的钱,是儿子辛苦赚的钱,是来之不易的血汗钱。
也就是父母亲辛辛苦苦攒下的这一笔不足百万的“孝顺钱”,让林奕山终于有了可以东山再起的机会。
得到父亲的“馈赠”,林奕山并没有急于入市,他希望自己能够进一步打磨内功,换一种胜算更高的打法。
虽然不至于头悬梁锥刺股,可是值此一役,林奕山成熟了、稳重了,他忽然更精于股市之道,而不再迷恋股市之术。他不再看任何的股票相关书籍,每天的任务就是让自己静下来,稳下来,保持高度的自我意识和清醒的自我判断。
那段时间的他,玩命读书,四处访游。
“我最应该感谢的人,是五台山上偶遇的一位师父。他在爬山的过程里不幸滑进了树丛,崴了脚,我正好路过,其实也是举手之劳,把他搀扶了出来。结伴下山的路上,他看我一直在关注手机里的股市行情。半开玩笑的说,很多东西,人们总以为只有看着它,它才在那里,其实并不然。很多东西,无论看不看,它都在那里。所以,它在不在,它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从一开始是如何认定它的。”
林奕山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看向褚悦,“其实一开始,我并没有太听懂师父讲的这段话,你听懂了吗?”
“师父的意思,大概是一切由心造,关键在愿力。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有信心。我不会炒股,但是我想,频繁的查看是不是表示你对自己选择的股票不是太有信心,而这种不自信只会扰乱你的心性,从而更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
林奕山听罢,有些欣喜又有些吃惊的看向褚悦,真没有看错,这丫头冰雪聪明,悟性极高。
师父简单的一段话彻底点醒了林奕山。如果说之前炒股依靠的是技术,那么至此之后他更依赖心法,通过自我的内在调整,达到最稳定的心态。
经过小半年的自我修整,他终于脱胎换骨。
他不再频繁出手,从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短线狙击手”变成了“佛系钓鱼人”。
谁都知道,林奕山喜欢放长线,钓大鱼。一年或许只有三五次的交易,却次次精准,不容有失。
林奕山知道,只有保证了资金和交易的安全,才有与世界抗衡的砝码,也才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家人是他最终的底线,他绝不会因为赚钱,而丧失理智,失去克制。
不足两年,调整思路的林奕山重出江湖,再次声名大噪。
可是江湖上只有他的传说,从不见他的声音,更不见他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