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水楼乃是三道镇最热闹的酒楼,平日里常会请一些艺人来吹拉弹唱,或者请一些说书人来说书论道。
二层的楼梯旁,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拿着快板,哒哒地甩了两下,开始讲起了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的故事。
老子乃道家祖师,极一生所悟而写下惊天地泣鬼神的《道德真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那老者有节奏地打着快板,慢条斯理,形象生动地讲述着这位道家师祖神话般的故事。
传说,当年函谷关总兵尹喜见到紫气东来,原来是老子骑青牛而至,便拜老子为师,问道于函谷关。
后来尹喜辞官随老子沿秦岭终南山神仙路西行,昼行夜宿,不几日来到将军山下。只见此处祥云缭绕,四季如春,溪流纵横,鱼翔浅底,百鸟争鸣,龙飞凤舞,牡丹竞放,泉水叮咚,真乃世外桃源。
老子抬头望时,只见一巨石十分奇异,如有人形,豹头环眼,铁面虬鬓,一手执剑,一手执扇,五蝠飞舞,正气浩然,不尽叹道:“道可道,非常道,宇宙造物,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欲观其妙,常有也,钟馗赐福镇宅,中榜得魁,真神也……”洋洋洒洒五千言,由尹喜记录,世谓之《道德真经》是也。
后老子与伊喜结草阿福泉,马放南山,老牛坡放牛,南山不老松下讲道,现终南捷径后清凉山讲经,楼观台炼丹,铸南山铁案,享南山之寿,是谓道教之祖庭,钟馗之故里,天下第一福地也。
说到钟馗,老者又展开讲了一段钟馗降魔驱鬼的故事,三言两语,栩栩如生。
老者说得形象生动,犹如目睹,众人听得兴致盎然,啧啧称奇。
这些关于神仙鬼怪故事,老幼妇孺最喜欢听,每到妙处都忍不住拍手叫好。
那老者又是一个快板,响了两下,抚须道:“各位朋友要是觉得老朽讲得还有趣,就给个赏钱,赏口饭吃。”
老者微微鞠躬,众人纷纷掏钱,碎银铜板,慷慨解囊。一个小童端着铜盘奔忙于各张桌子,收点赏钱,不断和颜悦色地道谢。
收完赏钱之后,老者也意犹未尽,响了两下快板,继续讲述。
老者清了清嗓子,有条不紊地讲道:“道家源远流长,故事可多着呢。周文王写《易经》,以阴阳五行阐释天地乾坤,老子写《道德真经》,以道法自然讲述宇宙奥秘,两者皆为道家天书。后人认为,《道德真经》不但深得《易经》精髓,而且更为高深,玄之又玄,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韵味。然而,依老朽看来,他们都是神之又神的人物,并非我等凡人所能评述。前段时间,《武林轶事》评述,当今众多门派,无论是学说还是武功,多多少少都与“道”有所渊源。即使是现在与道家平起平坐的儒家、佛家,也都深受道家影响。”
梁羽在洞庭湖边跟随老师学习的时候也曾了解过很多道家的思想,于是笑道:“老先生高才,博古通今。但今人所见《易经》并非周文王一人所为也。伏羲画卦,文王演卦,孔子作传,今日之《易经》实为三位前师合力为之。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道德真经》皆为宝典,各有千秋,并无孰优孰劣之别。世人妄而论之,不过是夏虫语冰,当真见识浅薄得紧。”
老者呵呵笑道:“这位小兄弟说得在理,在理。咱们后人也就茶余饭后闲谈,打时间,增添乐趣,不能当真,哈哈,不能当真。”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说起来,孔夫子才是集百家之大成者,否则自汉以来,为何独尊儒术,视为正统呢。当然,道家对儒家影响深远,让老朽慢慢道来。这孔子与老子可是大有渊源呢。”
说到此处,那老者捋了捋胡子,又开始讲述老子和孔子的故事。他靠说书为生,对佛道儒等诸子百家的趣事可谓信手拈来,至于这些事情真不真实他也不会去考究。
昔日,儒家祖师爷孔子两次问道于老子,都大有所获。第一次孔子向老子问道,是在去周求教的时候。
去周之前,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
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
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
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丘顿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
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