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残月轩小说网>寒门国公 > 第49章鲁王门下(第1页)

第49章鲁王门下(第1页)

“不错,你们找谁?”东先生一看见这两个人的装扮,与周如霜描述的一致,就猜到大概是白、孟两家的后人。

还没等白镜韬开口,孟致远就说道:“你又是什么人?据我所知,赵承家里应该只有他和他的娘子吧?”

“老夫东奇业。”

“原来是东方先生!”孟致远一口叫出了东先生的本姓。

“在下孟致远,家祖长庆军都防御使,怀化大将军。”

东先生点了点头,心中想道:“原来是孟禅的孙子。”

孟氏兄弟五人,都在军中效力,因为是鲁王留下的暗线,所以并未被波及,三王之乱平定之后,孟氏兄弟五人皆得到了提拔,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孟禅,一路从澍州下折冲府兵马钤辖坐到了如今的地位。

孟致远又一指白镜韬说道:“这位是白镜韬,东大学士白公之后。”

东先生知道,白神符同样是鲁王留下的暗棋。

白神符在鲁王如日中天之时,就上书直斥“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果然田成子,一旦杀齐君”,也因此被鲁王打压,一度罢官免职,赋闲在家。

三王之乱平定之后,白神符被起复,并且一飞冲天,短短几年时间,官职就升到了太子舍人,朝议大夫,可谓声威显赫。

既然确认了两人的身份没有错,东先生就请两人进院,

“如果在下没有猜错的话,老先生应该是明威将军吧?”

东先生也不掩饰,直接大大方方承认道:“没错,老夫就是东方奇业,骁果卫轻车都尉。”

白镜韬和孟致远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欣喜。

虽然鲁王失败了,三王之乱平定已经过去了十四年,但是朝堂之中始终暗流涌动,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翻云覆雨。

白家和孟家即使身居高位,也有一种极度不安的感觉,再加上本来就身负鲁王遗策的使命,就连白镜韬和孟知远这些小辈们都倍感压力。

现在看到了东方奇业,心中安定不少。

这位大名鼎鼎的明威将军,曾在鼓征楼率军一万大破敌军十五万,朐城率军七千攻破十万人大营,阵斩唐逊人头,一时间声威赫赫,风头无两。

在朝廷的邸报上东方奇业已随鲁王一起**于白江观,兵败身死,没想到依然健在,而且看样子似乎一直守护着郡主。

白镜韬说道:“东方将军,实不相瞒,我们此来是接回郡主的。”

东先生点头道:“你们来之前,我已经劝过郡主了,郡主也已经做出了决定,跟你们回去。”

自从白孟二人登门,周如霜就知道他们肯定是来接自己的。

并且,就算是他们没打算接走自己,她也要离开这里了,离开赵承的身边,免得自己的身份泄露而牵连了赵承。

此时她推开门走到院中,白镜韬和孟致远齐齐向她见礼。

周如霜轻叹一声:“我们走吧。”

直到夜色降临,赵承才从城南的仓库往回走。

中午在大顺斋跟郑玉诚吃了一顿饭,他能明显感觉到郑先生对他的态度亲近了许多,并且在经义上的讲解,有许多令他意想不到的独特之处,让他对经义的理解又契合了一分。

送走了郑玉诚,赵承又去了城南的仓库,这些天天气渐凉,生产味精的效率已经低了不少,尤其在酵的环节,要比往常慢了一倍以上。

好在十几个蛮人十分勤劳肯干,味精的生产虽然慢了下来,质量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比之前的还好,现在每缸比之前能多出半斤,这样累加起来,总的产量并没有降低多少。……

好在十几个蛮人十分勤劳肯干,味精的生产虽然慢了下来,质量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比之前的还好,现在每缸比之前能多出半斤,这样累加起来,总的产量并没有降低多少。

赵承把所有生产出来的味精都用车运走,又给这些蛮人留了些日常花用的银两,这才一个人顺着清水河畔,慢慢往家中走去。

一边走着,一边感受着河畔临街商铺的热闹,即使已经到了华灯初上的时候,依然很热闹,街上人来人往,摊贩的唱卖声络绎不绝。

赵承感受着冬月微冷的风吹在脸上,恰到好处的带走了一些酒后的燥热,周如霜给他缝制的这件衣袍的确很暖和,以至于他不得不把衣领扯开一些,让凉风透进来。

现在味精的生产趋于稳定,这些蛮人又很卖力,如果按照大顺斋每罐两斤二百两银子的价格来算,他已经赚到几千两银子了。

现在生产出来的味精已经足够供应两家酒楼日常所用,下一步就是在城南再开一家大顺斋的分店,两个酒楼一南一北,就可以涵盖了这个县城的酒楼消费。

那时他的手上的银子应该足够在州府继续开酒楼,然后凭着这样的模式砸银子,开酒楼,一路杀过去。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短短三五年,就可凭着这个富可敌国了。

当然赵承也知道事情绝对不会这么简单,现在还没有开出分店,洪捕头的威胁已经让他感受到了,将来踏进州府,甚至上京,都不可能畅通无阻,遇到的阻力,只会越来越大。

在清河县县城里,把持着最红火酒楼的,是这个县城里的实权人物,那么到了上京呢?想必最差也是宰相家门里的势力吧?甚至有可能是郡主、皇子之类。

所以有些事情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味精这个也只是赵承为了摆脱最初的困境顺手而为,现在他已经有了本钱,完全可以像前世一样,在商界中搏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但是赵承已经决定走另一条路,虽然同样也有刀光剑影,却又完全不同。

路边商贩热情的叫卖声打断了赵承的思绪,他循声看去,只见是一家饰铺子,摊主正热情的向路人推销他家的饰。

“这位兄台一看就是少年得志,不给嫂夫人买个饰回去吗?”摊主对路过的赵承说道。

赵承闻言微微一笑,走进了铺子,只见铺中琳琅满目都是各种金银玉饰,当然也有普通的铜饰和木制簪子之类适合普通百姓的。

赵承一眼看中了一副玉镯,绝对是高档货,因为这就是后世所说的“玻璃种”,而此时想必注胶、覆膜,用玻璃冒充的造假手段还没出来,所以应当是真货无疑。

“就要这两只镯子,多少钱?”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