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啥,没听说谁家做买卖,个月就要回本的。做生意做的就是个年头久,老字号!”
没想到,蔡桂花却很沉得住气。
不料,洛沫沫一句话戳穿她姥姥:“那是谁昨晚睡不着,骂了一宿,说我娘是个败家子儿?”
蔡桂花老脸一红:“滚蛋!”
几个人背着姜芙嘀嘀咕咕,但作为当事人的姜芙并不知道。
月底,国庆节的前一天,店里来了几个中年女人。
姜芙眼睛很毒,一眼就看出她们是干部。
她没有刻意地过分热情,只是简单说了说定制服装的流程,特地提醒她们,急用不行。
打头那人问道:“都是你一个人做?”
姜芙指了指挂在墙上的执照:“是,目前就我自己。这是咱们店里的工商营业执照,另外,我已经在申请商标注册了,国内暂时还没有,最快也要明后年才能批下来。”
她去注册的时候,连工作人员都很惊奇:“我们刚开会研究这个,你倒是动作很快。”
女人也露出讶异表情:“很正规啊!”
姜芙点头:“我想做一个属于我自己的个人原创品牌。”
她们在店里转了一圈,然后走了。
结果,第二天下午,她们居然又来了,还主动解释道:“昨天时间不够,我们今天特地换了班,你给我们量量尺寸吧。”
姜芙这才知道,她们竟然是省军区的干部。
目前军队还没有正式实施文职制度,过几年才有,但她估摸着,眼前这几位应该就是行政或者后勤一类的工作人员。
一口气接了六个人的订单,虽然每人只做一件,但也是六件了。
又是一个大工程!
而且,由于这六位客人要在年底进行文艺汇演,所以她们的衣服既要保留个人特色,又要保证风格统一。
这六个人里,有高瘦的,有矮胖的,有皮肤黑的,有皮肤白的,有英气的,有娇柔的,当她们同时站在舞台上,是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只是为了烘托某个人。
姜芙绞尽脑汁,等确定了设计稿,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面料,又对颜色不满意。
她找到一家印染厂,想要自己单独印一匹,结果人家嫌太少,认为不值得,一口拒绝了。
无奈之下,姜芙只好买了材料,试着自己染色。
一直忙到演出的前三天,她终于交货。
客人们换上衣服,都一脸欣喜:“天呐,不仅合身,穿上之后感觉我整个人都在光!”
姜芙熬得眼下微微泛黑,但她还是笑着说道:“这就是定制和成衣的区别,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尽最大可能扬长避短。”
虽然她的定价真的一点儿都不便宜,然而每一个客人都觉得这钱花得太值了。
要知道,八十年代的人可不会动不动就买衣服,更不存在什么断舍离,每季度清理衣柜。
一件好衣服,穿二十年都不夸张。
送走她们,姜芙果断关店休息,年前她是不打算再开门营业了,先狠狠地睡个三天再说!
文艺汇演上,几个女人出尽风头。
后台,有人夸奖:“真是把文工团一枝花都比下去了!”
“是呀,好看!这是买的,还是做的?给我个地址,等年后我也去看看!”
她们聊得开心,没注意到旁边有人经过,直接黑了脸。
正是纪景云。
以她如今的年纪,其实早就不适合上台了,应该让给更年轻的女同志,但谁让她同时也是洛捷凯的爱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