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好呢?
这个问题让李成仁陷入一段沉思。
在记忆中不断地搜寻着七八十年代时期华夏热销的产品。
很快,李成仁将目标锁定在结婚三件套上。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
想了想,感觉还是不行。
首先就是现在自行车产商太多,像凤凰牌,永久牌,飞鸽牌等。
这样口碑好,质量好的产商太多了,想要生产自行车去赚钱并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
尤其是凤凰牌和永久牌,只要是条件不错的家庭,结婚就是以这两个牌子为主。
接亲时候的头车更是只要凤凰牌。
显而易见,自行车是不用考虑了。
手表价格昂贵,受众小,制作要求较高,这个也可以排除。
缝纫机……问题和自行车一样,就这么几个牌子被大家认可,想要开拓出市场非常的困难。
就在李成仁因为想不出产品头有些大的时候,他下意识拿起放在一旁的蒲扇。
五月多还不到六月,虽未步入夏天,气温已经有些升高。
今日就尤为的热,李成仁绘图的时候都要中途停下来拿蒲扇给自己扇扇风。
“好热,要是有风扇就好了……”
拿着蒲扇对着自己扇了扇,感受阵阵凉风,原本有些昏昏的脑袋清醒了不少。
“诶!”
猛地打了个响指,李成仁一拍脑门。
对啊!自己怎么忘记家电了!
洗衣机,电风扇,电视机还有电冰箱。
这个年代的家电四件套。
因为体积大,看着非常的体面,后来的时间中,这些家电将取代老的结婚三件套成为新的结婚三件套。
就市场而言,搞这些家电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不过呢,这个还是需要结合红五星机械厂现在的情况来选择。
从技术和生产难度来说,电视机和电冰箱的难度是最高的,显像管和压缩机就是一个问题。
获取难度非常的高,并且搞到了想要生产出来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也不是说电视机和电冰箱不搞,显像管和压缩机在国内还没有完全的生产技术,这个问题堡垒暂时还未被攻克,就现在来说想要搞到显像管和压缩机只能通过国外进口。
不过李成仁很清楚这两产品在未来的时间国民的需求量是有多高。
并且因为对电器的要求增加,国内无数的厂子会争相去做电器项目,最后导致这个钱越来越难赚,越来越卷。
所以,李成仁需要尽快的区将显像管和压缩机的问题给攻克。
最早的时候可以通过零售电视机和电冰箱赚钱,等到后面越来越卷的时候李成仁恰好可以收手。
而后靠着核心零部件甚至于一整条完整的生产线卖给那些厂子来赚钱。
这可是大生意,最主要的还是为了防止赚回来的外汇又送出去。
能靠着自己解决的问题何必要浪费那为数不多的外汇呢?
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好不容易赚回来的外汇送出去了多可惜,自家人赚自家人的不好吗?
对比这两,风扇和洗衣机的难度就要低很多。
在这个年代风扇还没有那么的普及,大部分的家庭在夏天的时候都是靠着蒲扇,井里面凉水来降温。
而洗衣服则是接水手洗,或者带着一大批的衣物跑到河边,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污染水源。
李成仁想了想还是打算先将风扇和洗衣机给做出来。
毕竟这两个产品的生产难度较之于电视机和电冰箱要容易许多。
电机的事情可以让厂子里面的妇女去绕,而整机组装可以交给厂子里面的年轻小伙,对他们而言这个难度并是不很高。
而这两产品的叶片,外壳,支架等等的零部件完全可以交给机械厂去做代工。
材料方面李成仁想的是用铁,主打一个耐用,在前期打下一个良好的口碑,为后面卖电视机和电冰箱做准备。
想到这,李成仁又想到了后世那些家电厂,甚至电器领域的厂商都在搞“计划性报废”这种东西。
恶心!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