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日归来。”秦玅观说。
唐笙叩:“谨尊圣命。”
丹墀上的人展平指节,示意她退下。
深蓝色的袍角晃过她垂着的眼角,一会就不见了。
秦玅观听着她远去的脚步声,这才松开了与她掌心温度一致的念珠。
方汀缓步入内,在秦玅观抬眸后,轻轻颔。
议储时被选中的宗亲将至幽州界,唐笙此时出,行两日便能赶上宗亲到齐。
如此,她就能在三日内回京了。
御林司的暗卫在她之前赶赴幽州,提前做好了准备。在唐笙带的礼队之后,亦有暗卫紧随。
虽是没有各方利益交锋的差事,秦玅观也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这几日她阖眼,脑海里总能浮现牢城营里唐笙满身是血的场景。
“陛下,不会有事的。”方汀温声劝慰。
秦玅观垂望着念珠,没再言语。
同一日,有两支队伍出了京。
过了幽州两支队伍便朝不同的方向行进了。
海陵王和周御史表面相谈甚欢,实则各怀心思。
周御史旧日因直言善谏,曾蒙受辽东乡党迫害,秦玅观掌权后将他捞了出来,晋为监察御史。
大齐开国近百年,各地士绅几乎垄断了科考,其中辽东和江南两地出的进士、举人不计其数,久而久之就有了摩擦,渐渐的又因权力争夺,演变成了政治迫害。
隆光和庆熙二帝乐见其成,到秦玅观这,已显露出党争之势。
秦玅观钦点刚正不阿的周御史,给了他陈奏密折之权,既是维持这种微妙的制衡,亦是监视海陵王,海陵王宗亲的威名亦能震慑拨响算盘的士绅。
唐笙的话不是没给她警醒。
时下,唯有海陵王没有任何把柄握在她手中,秦玅观总要给他机会,探一探他的底细。
北六营直属皇帝,林朝洛握有兵权,方清露握有监察司法之权,钦差干涉布政和清查吏治,开春来漕运司分批输送边军的六粮饷,仍有四批握在她手中——至此秦玅观已布局完毕。
可夜里,她仍是辗转难眠,心绪不宁,总觉得会生什么。
方汀进了安神药,待秦玅观用完又特地给她揉起了当阳穴。
“陛下可是还挂念着唐大人?”
“朕不放心辽东。”秦玅观阖眸。
辽东太远,若是周御史不如实奏报,秦玅观就无法及时悉知情形,会使她决策滞后。
“陛下圣明睿断——”
方汀话音未落,耳畔忽然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秦玅观倏地睁开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