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回去啊。”一名在他家买针头线脑的大娘嗓音洪亮的拦住了:“先卖我一条再说。”
杂货铺的老板娘手里拿着腊肉:“云大娘,你还会做这个?”
云大娘翻看着腊肉:“我是蜀地人,没嫁到京城之前在家里年年做这个,我可爱吃了,不过那会儿穷,一年也吃不着两口。等嫁到京城,这边天冷,肉容易保存也不兴做这个,这么多年了我一口都没吃到。正好,这会儿你卖我一条,我也改改馋。”
杂货铺老板:“想吃你自己做呗,这几年工部推出的那个杂交猪,猪肉便宜多少?谁家还吃不起肉了。”
老板娘也跟着说:“别说肉便宜不少,就说你闺女,在二奶奶的纺织厂上班,一年那是多少的收入,还能差你这一条肉。”
云大娘眉开眼笑的:“你们两口子少给我灌迷魂汤,见者有份,说什么都得卖我一条。”说着说着不好意思的笑了:“嗐,这不是多少年没动手,手生了么,上回想试着整,结果白瞎了一条肉。”
“哈哈……”周边听到说话的人哈哈大笑。
老板:“这个肉不是卖的,这是我老家的妹子走驿站给我捎带过来的。”
云大娘:“呦,你也不是京城人?”
老板:“不是不是,我原是中州人士,为了讨生活到京城的。前些年我妹妹日子过得不好我就经常贴补她一些,如今她日子好过了,逢年过节的就往这边给我捎东西。不让带不让带还是不停的带。”说是抱怨,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旁边卖布的老板凑过来:“你妹妹那边日子这么快就好过了?我记得前些年说是差点儿饿死。”
老板:“好过了好过了,自从二奶奶研制水泥修建了堤坝,咱们那边再也不怕洪水了,大家的日子一下子就起来了。”
云大娘:“我不管谁给你的,反正今儿你高低得卖我一条肉。”
卖布的老板笑得前仰后合:“这咋还带强买强卖的呢。”
“哈哈……”
孟蝶也没忍住跟着笑得畅快。
李蔼看着她:“看吧。”
孟蝶:?
李蔼:“京城的热闹有一半儿是因为你。”
饶是孟蝶一贯皮厚,这会儿也有些脸颊发热。
李蔼没有半分眼色:“你看看他们的精气神儿,以前百姓多是畏畏缩缩的,现在吃得饱甚至吃得好,穿得暖,各个都昂头挺胸的。”
孟蝶拽着他的手:“走吧,咱们去打通的广场那边看灯去。”
李蔼随着孟蝶加快脚步,说是加快脚步,实际上也没快哪里去,实在是人太多了,根本不可能提升多少速度。
没走出去多远,他们又被拦住了,拦住他们的是两名上了年纪的老者,两人眼神都不大好了,但是脸上的喜悦怎么都藏不住:“给,红蛋。”
李蔼接过染成红色的鸡蛋:“恭喜老人家家中添人口。”
老头儿:“多谢多谢。”
老太太眉眼弯弯又给其余行人发红蛋。有人道喜之后就问:“这么高兴,这是第几个,男娃女娃?”
老太太:“女娃,第一个,是曾孙。”
“呦,是大闺女呀,那可更好了,比皮小子强,姑娘家都文静。”
有人反驳:“那可不一定,你是没瞧见我闺女,整天就差没上房子揭瓦了。前些时候不知道怎么的非得去爬树,结果上去就下不来了,在树上嚎啕大哭。”
“哈哈……”
有人一针见血:“没有你们当爹娘的惯着,她就能皮成这样?”
说闺女皮的人摸摸鼻子:“小孩子们,当然还是活泼点儿好。”
“哈哈……”笑声更大了。
孟蝶笑得眼睛更是眯成一条缝:“长丰,你说现在百姓是不是真的生女不悲了。”
李蔼:“你不是都看到了,你瞧那对儿老夫妻笑得多开心,咱们还一人拿了两个红蛋呢。”
孟蝶看着手中的红蛋:“也是。”以前那会儿生女儿送红蛋送单数,有些人家干脆就不送,只有生了男孩儿才能给左邻右舍发双红蛋。
明明不饿,孟蝶还是眉飞色舞的将两个红蛋一口一口吃下,一点点都没有浪费。
走着走着,李蔼和孟蝶终于到了广场这边,饶是原本就知道热闹,夫妻二人还是吃了一惊。
远远望去,这里几乎亮如白昼,刚一进广场,一条金色长龙灯高悬于天空,照亮了整片广场,下面就是各种各样的灯,有花灯,动物灯,还有做成花树的灯……不过每一处最吸引人的还是走马灯,尤其是小孩子,多数见了走马灯就不肯挪脚步了。
砰——绚烂的烟花在空中炸开。
李蔼和孟蝶同时抬头。然而并没有第二颗烟花升空,反而是广场上的灯笼灭了一盏又一盏。
李蔼:?
眨眼间整个广场的灯笼全灭,只有天空中的圆月依旧散发出清冷的光辉,李蔼看看孟蝶,孟蝶笑笑:“看天空。”
李蔼重新看向天空,漆黑的夜幕中突然亮起一点银色,很小但又很亮,紧接着更多银色亮起,半空中出现一副简笔画。
年轻的将军端坐在马上,身后背着箭囊,手中挽着硬弓,腰间悬挂着长刀。
李蔼瞪大了眼睛,他当年战胜敌国回京的时候……
“寿星公,这是你的生辰礼物。喜欢吗?”
李蔼侧头,孟蝶笑得份外灿烂,将人一把抱在怀中,李蔼只知道自己的心这会儿几乎要跳出胸腔。
“咦?怎么又亮了?”孟蝶惊讶的看着半空中又亮起一盏灯。她和李瑜明明定下的是用刚发明出的电灯联合着京城的百姓给李蔼一个惊喜,怎么还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