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残月轩小说网>重生之酒色贪杯免费阅读 > 第884章 布局14(第1页)

第884章 布局14(第1页)

服务型政府说的简单,可做起来是千难万难,在绝大多数体制内人员心中,我没进体制的时候就要服务人,进了体制还要服务人,那这体制我不是白进了?

所以体制内人员从内心深处讲,自己就是高人一等,做服务?开什么玩笑,能不板着脸拿出一副官架子就算对得起群众了。

“这更是任重道远。”杨卫东摇了摇头后说道。

为官几十年,杨卫东当然知道一线体制内人员是个什么样子,李焕说的这些要求现在的江州市政府做不到,恐怕十年后一样做不到。

“希望总是要有的,一代人不行,下一代下下一代行了呢?”李焕当然不会指望简单几句话就能改变现状,可希望总归是要有的。

“久久为功,我倒反而落了下乘了。”杨卫东笑了笑后接着挑明道:“这五十多亿的投资,你们的资金状况能维持的住吗?”

“资金问题的话,我们自己解决一部分,当然也会向银行借贷一部分,以公司如今的体量和运营状况,贷款应该不是很大的问题。”李焕对于贷款倒一直不是特别担心。

橙子科技的财务状况非常良好,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如果不是为了股权不被稀释,李焕这时候引入投资机构,筹措这一部分资金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好哇,这个月我抽空去一趟天鹅湖,看看天鹅湖的展。”自从江州市大力打造天鹅湖高新产业园以来,天鹅湖片区得到了极大的展,杨卫东还真的想去看看。

“公还是私?”李焕端着酒杯问道。

“这还有什么讲究?”杨卫东闻言无奈一笑,也就是李焕敢在自己面前如此轻松,问出这种问题来。

“于公呢,那我是橙子科技创始人,回去我就做好准备,到时候给你好好汇报工作。”李焕顿了顿后接着说道:“于私呢,那我可轻松多了,到时候拉着你到处转一转,好好的看一看。”

“半公半私吧。”杨卫东想了想后说道。

“怎么讲?”李焕有些不解的问道。

“不会搞得大张旗鼓,前呼后拥的,那样劳民伤财不说,还听不到几句真话,我就带着秘书和江州市的市长一起过来,你好好给我们讲一讲你未来的想法。”杨卫东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后交代道。

“那没问题,到到时候我做好这个导游。”李焕想了想后笑着问道:“舅,那能不能把时间定在二十五号以后?”

“你还安排起我来了?”杨卫东看到李焕这无赖模样也是哭笑不得,自己这个封疆大吏倒要听他的安排。

“我这马上要研究生毕业了,过几天就要答辩,你得让我先把答辩给过了,要不然毕不了业不是丢你老人家的脸。”李焕一副苦兮兮的说道。

“行行行,那就定在六月底,等你答辩完了我再去。”杨卫东一脸嫌弃的挥了挥手交代道。

吃完饭两人又闲谈了一会,可杨卫东哪里是闲的下来的人,不多时就起身准备外出检查,李焕也随即从樟树苑出来,直奔江大而去。

恰逢周末,江大的校园内热闹非凡,江大的校园内热闹非凡。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走在林荫道上,有的抱着书本匆匆赶往图书馆,有的则悠闲地坐在草坪上聊天,初夏时节,江大的校园里面多了一些身穿白色裙子的女生。

看着这些水灵灵的小师妹,李焕不禁想起了徐浩那臭小子。

走在这熟悉的校园小道上,李焕似乎也生出了些许感慨,细细想来,大学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自己在江大待了七年,虽然后面三年的研究生没在江大校园上过几节课,可对母校的这份感情还是在的。

大学母校是一个特别神奇的存在,一个自己可以无限嫌弃,但容不得别人有半点贬低的地方。

不知不觉间,李焕步行来到林南教授的办公楼下,虽然是周末,可林南教授如果没有其他重要的事情,一般而言都会来到自己办公室里面做研究。

进到办公室内后,林南教授正坐在椅子后面忙碌着,看到李焕进来,也不起身打招呼,只是抬头淡淡的问了一句:“来了?”

“来了。”李焕自己找了把椅子坐下,然后赶紧掏出自己的好烟奉上。

“过两天就是答辩的时间,你再不过来我都得打电话给你了。”林南教授点燃香烟后说道。

“去了西部一趟,我回来就把论文再改了改,你过过目。”李焕说完赶紧将自己改好的论文递了过去。

“哦,那我得看看。”

林南教授接过论文,戴上眼镜开始看了起来,只见林南教授的神情越看越严肃,李焕连着抽了三根烟后,林南教授才把这论文给看完。

“我四五年前去西部考察过一次,见到了那里的贫穷,没想到这几年过去了,状况竟然没有一点改变。”林南教授皱着眉头感慨道。

“如果不重点扶持,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李焕弹了弹烟灰后接着说道:“大量的年轻人南下务工,村子里只留下一些老弱,这样劳动力的大量缺失,对当地的经济展影响特别大。”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留下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们缺乏父母的照顾和管教,完全是在野蛮生长,如此下去,整个农村教育会彻底垮掉。”

“当然这些父母也有不得已的原因,留在当地根本没办法养活一家老小,为了生活只能南下务工,在教育和生存面前,这些父母别无选择。”

日后很多人都在网上吐槽,说什么寒门难出贵子,其实上升的渠道一样存在,只是说因为城市和乡村的教育差距越拉越大,导致乡村孩子根本没办法和城里孩子进行竞争。

刨除所谓父爱母爱的缺失,当城里的孩子在父母的监督下完成日常学业时,乡村里面的孩子回到家里更多的是独自一人面对家庭作业,没有人督促没有人解疑答惑,更多的是靠自觉。

这样巨大的教育环境差异,导致了双方在上升渠道的竞争中迅拉大差距。

寒门自然难出贵子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