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租界实力第二强大的是法国,号称世界第一陆军强国。
虽然法国在二战中,被啪啪打脸了(这是未来的事情)。
但在1937年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而且法租界一直特立独行,经常偷偷的卖昂贵的药物给国军。
此外,法国是为数不多在开战以后,还坚持给国民政府售卖武器的国家。
其中桂军、滇军以及粤军,都在1938年时间进口过一部分法国军械。
可以说,列强里面苏联和法国,是与中国的关系是最好的。
德国反而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关系密切。
仅仅是纯粹是军火商业合作居多。
重点是蒋和德国合作,而不是整个国军体系和德国合作。
这二者是有一定区别的。
李倩提到了英国、美国、日本,但偏偏遗漏了法国。
因为英美两国在战前就一直和日本人勾结,关系密切。
或者说,这三国在一战时期,就是牢不可破的盟友关系。
918以后,也是英美两国支持日本在东北积极扩张。
理由是阻挡苏联的势力南下侵犯他们的利益。
至于德国、荷兰、意大利什么的。
在上海租界的圈子太小了,没啥人关注。
捋清楚这些关系后,马成功就大概知道自已要对什么人下手了。
要搞就搞最大的那一个,就搞怡华商行。
怡华商行,乍一听还以为是中国人自已的企业。
其实是正儿八经的英国老牌企业。
很多外企在进入中国的圈子内,都会取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
甚至外国人也会取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字。
譬如演员“曹操”。
这位就是正儿八经的的外国人,但取了三国著名人物的名字。
怡华商行位于旧上海英国老租界范围内,即苏州以南的位置,背靠着上海海关总局。
这地理位置可以说是相当的安全。
在怡华商行隔壁,马成功意外的发现了一家美国人的枪械店。
嘶!这是上帝保佑我来买枪,然后去隔壁抢劫吗?
马成功饶有兴趣的进去看了看。
民国是可以合法持枪的,持枪的要求和欧洲各国都是差不多的。
理论上只要有持枪证,就可以买到枪。
当然,这仅仅只限于轻武器。
而列强对轻武器的定义不是子弹的口径,而是子弹的威力。
比如轻机枪和长步枪都属于重武器,因为它们发射的是全威力子弹。
比如11。43毫米的大口径手枪子弹,按口径来讲算机炮,但却属于是轻武器。
按照这个标准,在某些时段的武器禁运的规则里,冲锋枪是可以出口到中国的。
于是乎,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国军买不到外国的进口步枪,但是可以买到大量的冲锋枪,还有手提冲锋枪(驳壳枪)。
对于民间团体而言,自卫武器首选就是手枪。
买手枪,那么第一个品牌就是大品牌,勃朗宁系列的手枪。
勃朗宁的作品主要是美国的柯尔特公司和比利时的FN公司制造的。
因此很多勃朗宁手枪又会被称为FN手枪,或者柯尔特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