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房内,陶玉说着说着就要给孟韵跪下,孟韵心惊,忙把她按下,嘱咐她好生坐在凳子上。
「嫂嫂别急,事情的原委我已明白。这样,我身上带的银钱虽然不多,但明日一早我便回焦家去了。好在我手上尚有馀钱,凑齐对方要的数目,不是难事。」
平心而论,孟韵与陶玉相处的时日虽短,但孟韵受她照拂疼爱甚多,兼有小姑娘之间的默契和心有灵犀。
如今阿嫂娘家蒙难,她既有能力可帮,自然不会拒绝。
如此大的一笔钱,孟韵想也不想就应下借她,陶玉心中感激,眼角顿时浮了泪花。
她一连几日担惊受怕丶提心吊胆,心里的大石头直到此刻才堪堪落地。
了了正事,陶玉忽然拉着手问她的近况,「小妹,三年不见你,怎得清瘦了许多?」
不只是清瘦,陶玉擦了擦眼角的泪,上下细细打量了一番孟韵,发现她整个人分明是憔悴了许多。
当年陶玉初嫁孟家,孟韵那时才刚十六,模样水灵丶容色娇艳,比晴日里初绽的露水芙蓉还要惹人怜爱。
陶玉只有一个弟弟,面对夫家这个新鲜又美貌的妹妹,也是打心眼里疼爱。
孟韵闻言低下了头,眼里的落寞和失意一闪而逝,再抬头时,只有淡淡的一句「不提了」。
陶玉知道方才那句话戳到孟韵的伤心事,忙打岔应付过去。
「对对对丶不提了,不提了。瞧阿嫂都急糊涂了,这才刚过晌午,给你备的膳食还在灶上,即刻差人去拿。」
身後的婢女得了陶玉的指示,去庖屋将她给孟韵备下的膳食送了过来。
孟韵颔首向她道谢,温婉沉静知书达理,和从前在家时阿耶要求她的已经一模一样了,甚至更加规整刻板。
陶玉心里默默叹了一口气,拿过婢女手里的筷子,亲自给孟韵布菜。
*
另一边青麽将孙妈送回屋,又一一禀报过孟老秀才和夫人,一刻钟後便回到了孟韵身边。
膳食是陶玉亲手做的,没有山珍海味,但孟韵吃得很快,几乎是风卷残云般地吞下了肚。
孟韵没有流泪,陶玉也没有再问这三年来,究竟发生了什麽事。
两人默契地让孟韵安安静静地吃完了一顿午膳。
青麽送上手帕,孟韵漱口毕,转而面向一旁的青麽,问道:「老爷和夫人都回禀过了吗?」
青麽点头,道:「老爷吩咐,等娘子用完膳後就去书房见他。」
婢女在一旁收拾碗碟,陶玉拍了拍她的手,露出一个和煦温柔的笑容。
「去吧。」陶玉道。
孟韵感激地看了陶玉一眼,二人眼神相互交接,让孟韵觉得仿佛回到了从前。
却也只是仿佛回到了从前。
心情轻松又苦涩,孟韵侧身福了福,道:「那嫂嫂好生歇着,韵娘就不打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