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的不就是跟土地打交道,哪有那么多好条件?”
“但……”
苏航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心里的疑问问了出来。
“你拼了这么久,眼看就要成功了,就不等着最后的结果出来了?”
闻言叶柳娜微微一顿,摇头。
“不等了,也等不及了。”
她轻声说道。
“在我看来,现在的汉东3期已经足够出色,是我梦寐以求的品种,我想尽快看到它收成。”
“而且我一直就是研究豆子的,汉东秋豆我全程参与了研,我的种植经验应该算是丰富的了。种植新大豆,咱们团队一定要有人跟过去的。张老师走不开,我去比你去有用,这点你得服气。”
服气,服气,苏航当然服气。
师姐钻研大豆十几年,在大豆领域的造诣甚至与老师旗鼓相当,有她坐镇所有人都放心。
当初周主任找人去试种新大豆,苏航很自觉地报了名。
他觉得老师和师姐肯定走不开,他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要,又有相关经验,他去最合适。
结果,报名被师姐挤掉了。
“也没什么可惜的。”
叶柳娜微微一笑。
“谁说4号就是完美的?强中自有强中手,这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我相信在不久以后,我们还会拥有更多更好的品种,到时候估计你我都见怪不怪了。”
两天以后,一行车队辗转来到了高原上的十子沟村。
这里位于高原边缘的一处断谷上方,地形破碎,沟壑纵横,交通十分不便。
听说农学院的人要过来种豆子,村民都觉得稀奇,纷纷过来围观。
“啥?来种豆子?咱这地方可咋种豆子?那豆子能长嘛?!”
“是啊,咱祖祖辈辈都是种小米和洋芋,好养活啊。豆子那么吃水,咱哪来那么多水?”
“吓,不懂了吧?人那是农场养出来的新豆子,说是不咋要水。”
“是不是拿什么……水盆里栽的啊?”
“不是不是,地里长的。”
“地里咋长?”
众说纷纭,但村里难得有点新鲜事,所以大家都出来看热闹。
这次出来依旧是打着农场的名头,技术指导叶柳娜,带队的负责人是齐格,还有几个农场的工作人员。
“就是这儿了。”
村长领着几人到了一处地坑院前。
“这是我们村王四叔的老宅子,他家前些年搬去镇上住了,这房子就一直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