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只有她知道,自己过着什么日子。
婆母在头上压着,每日晨昏定省,十五年来只有生产那一个月可免。
下头继子媳妇管着家。
想吃什么用什么,都得人家点了头。
偏偏自己手里没什么钱。
亏得自己和锦绣不是那挑的。
要不日子不知多难熬。
日子紧些就罢了。
四时八节,或是宫里的贵人过寿,亦或是逢旱逢雨,郑老夫人都让她绣佛经放到庙里祝祷。
京城的节日多,贵人也多。
卢娘子绣好一个又来一个。
这还不算给婆母夫君做衣裳。
细算下来,她没有哪一日是闲着的。
可这样的小事,如何拿出来与人说?
谁家媳妇不动针线呢?
从前卢娘子都受着了。
如今也不打算和赵夫人分辨。
左右是去挣钱,说那么多做什么?
“郑老将军从前不少同袍吧,你也没去谁门上拜见拜见?这个时候,可是该用人情的了。”
卢娘子还是摇头:“如今的情况,谁还敢和我们扯上关系呢?关门过好自己的日子罢了。”
不多时,到了赵家门口。
马车停在门口,又有小轿两座,抬着去了二门处。
赵夫人笑言:“这宅子大了些,走着辛苦,咱们乘轿进去吧。”
进了二门,立刻有丫鬟上前:“夫人,老太太说中饭各家在各院儿吃。”
赵夫人笑道:“这可是好。我还怕留你一人吃饭怠慢了,这巧了,中午咱们一桌吃,再畅饮几杯,叙叙旧。”
赵夫人盛情,卢娘子即便记挂怀章和叶儿,也不好开口。
幸儿离家的时候给怀章留了银钱。
他定会带着叶儿买些吃食。
喝了杯茶,饭就摆好了。
赵夫人客气请卢娘子坐。
“咱们回的晚了,厨房来不及预备了,今儿个都是些家常菜。”赵夫人客气道。
卢娘子看着满桌佳肴,也不好意思说这些如今对自己来说就是盛宴了。
赵夫人人虽严肃,可很是热情。
“尝尝这炙鹿,前儿个孩子们去打猎带回来的。”
“还有这红虬脯,厨子是公主府出来的,会做这道菜的可少!”
“这驼蹄羹,你许久不尝了吧?我最爱这道菜,几日不食就觉得缺点儿什么。”
赵夫人的丫鬟伶俐地把赵夫人点的菜夹给卢娘子。
卢娘子心中忐忑:“多谢夫人,我食量小,这许多就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