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这些,李萤心也能感觉到俞沅哼给他听的内容仅仅是一些碎片而绝非全部——如果他没感觉错的话。
俞沅就好像塞了几片拼图到他手里,但完整的图景应当更为广阔,李萤心有一种冲动,想以自己脑海中跃动的音符为颜料,涂满俞沅的画。
他也偷偷地这麽做了。
音乐其实是种语言——这样说可能会让人云里雾里,但很多时候听到一段音乐,在没有歌词的情况下,人也能直面其中澎湃的情绪,甚至凭藉音乐幻想出与现实千差万别的场景。
李萤心听俞沅那段哼唱时就是如此。很传统的和弦走向,有点接近本地的民间小调,李萤心无端联想小时候听过的歌仔戏。进而一幅行船人在海上漂泊的场面在他的想像中铺开。又因为手机传过来的录音多少有一点失真,这段旋律在李萤心听来就像收音机里远行之人从海上传回的一封声音信。
信件总是有来有往。尽管俞沅的来信并不一定是给他,可能并无指定收件人,但续着他的旋律往下写的李萤心就像写回信之人。他在编曲软体里搭好旋律轨道,先用笛子声代替人声,把俞沅哼的那部分和自己新加上的部分交替,就像在一问一答互相喊话。
写的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倒是编曲部分李萤心想了好几天,最後还是决定按他最初听见这段哼唱时的直觉,把俞沅的部分加上些低保真的处理,让他的唱段听起来更加遥远,甚至还加上了一些不太明显的海浪涌动声和桅杆被拉动的环境音。
而自己补上的部分——因为自己在这个想像中的场景是站在岸上收信的人,此处贝斯除了当底,还被用来模仿了潮水拍岸的声音。
不过还没完,他还没拿好主意要加上哪些弦乐来补完情绪。这也是他想先找个人帮他听听的原因。
就像俞沅发出的信不晓得会被谁捡到,李萤心也觉得回信并不一定要交付到对方手中,就像扔漂流瓶一样,漂到哪是哪……好吧,他直接把漂流瓶先递给了陈悦。
陈悦收到李萤心发来的文件,首先甩来一个问号。
李萤心回覆:本人拙作,我感觉间奏可以加一段弦乐,但是拉了几个音源来试都觉得好违和。
於是陈悦发来了更多的问号,并问今夕是何年。
李萤心发了个扇巴掌的表情过去,稍微解释了一下前因後果。
陈悦:那你怎麽不直接发给他听??
李萤心:不想,你也别转发给他昂。
配上一个「拜托拜托」的表情。
陈悦:收到[玫瑰]
-
陈悦反手就把李萤心编的这段未完成品转发给了俞沅。
他自认不是个靠不住之人,一般来说答应了朋友的事就要做到,这是基本的道德。可如果为了更大的道德,比如让朋友振作起来……那麽偶尔背叛一下朋友应当也可以被原谅。
是,他想让李萤心振作起来。
其实以一般的眼光去看李萤心,没有人会觉得他「不振作」,对工作抱有很高热情,全情投入教学工作中,热爱生活且自律,寒暑假陈悦约他去喝酒,他会说不要喝太晚第二天早上他还要起来跑步。
可陈悦知道这才是李萤心的不振作。
他原本是个不愿意困在几点一线生活中,对所有事情充满好奇心和表达欲的人,就像他以前的名字一样,他是一块水晶,喜欢这个世界也折射出这个世界缤纷的色彩。
然而如今他给世界的留言只剩下朋友圈里几句「梦想起航,再创辉煌!鲤州市第三中学艺术节将於5月15日隆重开幕,欢迎各位家长莅临参观」。
陈悦有每每想起就後悔不迭的事,就是两次跟李萤心说搞乐队没前途赚不到钱要活不下去了解散了吧,干什麽不比搞乐队好啊,你也别写那破歌了,也别跟我似的出来扑腾,考个编吧,稳定终身。
诚然世间无不散的宴席,可如果那时候他说的是我们先缓一缓之类的话……其实不该在更成熟的年龄段去指责过去的自己,再来一次陈悦可能还是会说出这样的话。
但他真的後悔。
他和李萤心不同,确实从高中开始就是他撺掇着李萤心搞乐队,然而他仅仅是因为小时候喜欢看《轻音少女》喜欢平泽唯所以想组乐队,他没有那麽强烈地需要靠音乐来表达情感建立和世界的连结,不做乐队了他也有些淡淡的感伤,但他觉得朋友还是能联系,他的生活也没有很大改变。
可是他们的水晶开始失去了光彩。
在李萤心不知道的时候,俞沅找他打过一架,就在他们乐队正式说散了之後的一段时间。一开始陈悦破口大骂说甘霖北你发什麽癫,也狠狠揍回去,但是看到俞沅流着眼泪说「你们把他还给我」的时候他也泄了力,两个人坐在一起哭,场面异常滑稽。
然後俞沅说,其实也不能怪你们。
以为他要说什麽确实人活在世上就是要优先考虑吃饭梦想不能当饭吃云云。结果俞沅说,是我太弱小了,是我的错。
陈悦说关你什麽事,这一整个乐队只有你还想坚持。当然,那时候他嘴上这麽说,心里还颇有点过来人的傲慢,想着那是因为你还没毕业,没被社会捶打,所以你觉得还可以坚持。
俞沅说,我要走了。
陈悦问你要走去哪?
俞沅说想让自己变得厉害,让很多人听到他的歌,找到更多和我一样喜欢听他的歌的人,想让他知道他是最好的,想让他能接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