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回这里是最简单有效的解决办法。
“还有一些人,永远出不去,比如我。”艾玛话锋一转,长长的睫毛投下一片阴影。
他们被送进这里,是因为家长无法靠他们自己解决孩子的问题,必须借助外力。
少数家长希望孩子的精神疾病能够治愈。
但现实是,大多数精神类疾病难以治愈,只能控制。
如果解决不了问题,或许只能解决问题本身。
今年是艾玛在这里的第四年。
前三年,已经有三个孩子因病,或者意外死亡。
平均下来,一年一个。
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艾玛怀疑,有些父母不想继续浪费钱财供养只能带给他们麻烦的讨债鬼、他们人生的污点。
于是联合疗养院“合理化”地解决孩子。
有些期待查理的反应,艾玛双手撑着下巴,拉近和查理的距离。她的声音低沉,几乎呢喃的语气:“查理,你的昏迷是意外还是刻意造成?你的父母真的希望你醒来吗?”
显然不希望。
她非常确定。
毕竟昏迷两年多的孩子醒来,爱孩子的父母恐怕一分钟都等不了,恨不得插上翅膀赶过来。
而现在已经过了两个月,不觉得可笑吗?
高山疗养院的青少年区,安保等级远低于成年人区。
气氛较为放松,也不限制父母来探望孩子的次数。
但这低于不意味着很容易出去。
青少年区只有一个出口,同时也是入口,也就是正门。
四周监控摄像头较为密集,电网林立,没有攀爬的可能。
并且镇定剂时刻准备着,再不安分的孩子多来几次,也会老实很多。
药物的副作用可以让人好几天都处于“神游”状态,有人还会失去一部分记忆,体验非常糟糕。
艾玛明年会被转入成年人区,今年对她来说很关键。
她的思绪不禁飘散,仿佛再次置身于庭审当中。
原告席上,莉莉的母亲没有绝望哭泣,没有歇斯底里的诅咒,她说:“让我们诚实一点,我们都知道,你永远无法改过自新。”这位母亲的眼神坚定又充满力量,穿透艾玛伪装的楚楚可怜的面孔,看见了她邪恶丑陋的灵魂。
画面一转。
屏幕上播放着莉莉从小到大的成长照片、影像……
当她看向屏幕上的莉莉时,神情温柔,眼里对女儿的爱多到溢出来。
那时,艾玛不敢直视她。
并非愧疚、后悔,是羡慕和嫉妒。
母亲的爱意,艾玛从未体会过……
回忆骤然停止。
艾玛的脸色阴沉,她看着查理麻木、不在乎的的样子。
装的还挺像,她暗暗嘲讽。
同时心里涌现出几分快意,被抛弃又不止她一个。
查理想过“他”不太受家人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