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郁有些感动,真诚发问:“你真这样觉得吗?”
“是啊,我们池大摄影师这么厉害,做什么都会成功的。”路宁说得真心,面上笑意更是温柔。
池郁记不清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路宁的脸上已经看不出一开始对自己的疏离了。他们像是认识了很久,知根知底,毫无芥蒂,真心又坦诚。
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笑着说好。
路宁关心道:“那里会不会很危险,雪山那么高那么冷,你们……”
池郁让他放心,“有专业的探险团队和救援队,不会有事的。”
看到池郁这样保证,路宁才放下心来,说了声好吧。
没过多久,路宁要出发去机场,而池郁也因为出国的事要和许导的团队开会。
离别之际,池郁没忍住用力抱了下路宁,当作是分别前的礼物。
他说:“路宁,等我回来。”
路宁轻轻笑着,说好,会等他的。
等他回来的时候,南城又是另一个季节了。
等待的过程或许漫长也或许孤独,但并不那么让人害怕。真正让人害怕的,是突然发生的意外。
池郁和周航出国的那天,路宁还在上海出差,结束工作时他才看到池郁发来的信息。
上面池郁说会把那台小型徕卡相机托陈栀给他,让他保管一下。
虽然路宁不知道为什么池郁会把相机让他保管,但他还是回复了一句好。他记得那台相机里都是池郁自己拍的照,陈栀说里面很多宝贝。
既然很多宝贝那就更应该好好保管了,不多时他已经物色了家里好几个地方来放那台相机。
没一会儿陈亦眠就喊他去准备下一个工作,说:“这几天辛苦了,等忙完这一阵就让你休息几天。”
路宁戴着口罩和墨镜,看不出脸上的疲惫,但却能从声音里听出来。
他的语气有些无力,“你上次也是这么说的。”
陈亦眠尴尬地笑笑,“没办法啊现在事业正红,拿出年轻人的干劲来,实在顶不住了我们马上回南城。”
话是这么说但路宁知道不可以,他无奈笑笑,只觉得困。
来上海要忙的事很多,除去必要的睡觉时间,其他时候他都在到处赶场,连休息的时间都只有在路上。
不多时他们到了下一个场所进行拍摄,路宁机械式地坐在那等化妆师给他化妆。化妆师手法很娴熟也很干练,但他还是觉得陈栀好。
不仅是陈栀,他还想念lighttrace工作室的每一个人。一起并肩工作的那两个月里,总有些情感早已植入他的心里。
拍摄开始前,路宁和新来的摄影师先打了个招呼。摄影师是个年轻的男人,叫leo,和池郁的拍摄风格极为相似。
说不上来,但路宁就是很不喜欢,不喜欢有人和池郁一样。
leo还很热情,上来就和他聊了很多,甚至不停的夸赞他的外貌长相有多出众,提出要互换联系方式的要求。
路宁只是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偶尔笑笑应几句,对他的吹捧置若罔闻。他不喜欢这种刚开始就热情的人,于是也没有同意互换联系方式。
陈亦眠见场面尴尬,接过leo的名片并把自己的递上去,还说:“我家艺人这几天太累了需要休息,以后有什么需要的联系我就好了。”
leo看了几眼路宁,最后把陈亦眠的名片接过,说:“行,那就快点工作吧。”
等他走后,陈亦眠拍了拍路宁的肩膀,压低声音问他:“怎么了,不喜欢这个摄影师的话以后不合作就好了。”
路宁实诚地点了点头,表达自己的不喜欢,对陈亦眠说:“我看过他的作品,以前的拍摄风格很平常,现在的拍摄风格却和池郁很像,总觉得是在刻意模仿池郁……”
“有吗我怎么不知道?”陈亦眠疑惑道。
“有,认真看可以看出来的。”说着路宁把对比图给陈亦眠看了,一脸期待问:“是吧,很像。”
陈亦眠后知后觉地点头:“确实,你不说我还不知道,这么一看真的有点像。”
路宁颇为骄傲的抬起头,池郁的拍摄风格什么样他是最清楚的,因此在看到leo的作品时首先看出了相似点。
“算了,这摄影师是品牌方那边找来的,咱也不挑。”陈亦眠笑了笑,“等池郁回来了咱们继续找他拍。”
路宁嗯了一声,可池郁要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拍摄工作结束后,在回酒店的路上,路宁盯着手机看了很久。
池郁陆陆续续回复了几条信息,说他们已经到了瑞士,还把住的地方拍了几张。环境很优美,透过窗户就可以看见远处雪山的顶部,洁白又高耸。
国内现在还只是刚刚入冬,没有明显的天气变化,不像瑞士已经下起了绵密的大雪。路宁叮嘱了几句话,池郁大约是忙着收拾一直没有回复,后来的几天两人都鲜少联系。
路宁多半是从周航的朋友圈看到有关池郁的消息。
照片上的池郁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行走在雪地上,脸被风吹得很红,身上背着个大相机,从远处看就像个企鹅。
那张照片路宁保存了下来,后来他每天都会打开朋友圈去看有没有池郁的消息。遗憾的是,后来周航也很少发了。
回到南城的那天,南城下了一场大雨,一夜入了冬。
路宁难得有机会休息几天,却因为长时间的工作加上天气变化而感冒了。他挑了个雨停的时间去医院,挂了号后又在外面排了一小时队。
这个季节生病的人很多,大家都戴着口罩帽子包得严严实实,谁也认不出谁是谁,因此也没有人认出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