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安接过那一沓机密资料,小心翼翼地收好,脑海中还在咀嚼刘科长的叮嘱之语。
古人云,饱蠹秘书无他术,利在知人不在兵。
先贤之言,可谓言简意赅,一语道破军工机密的重要性,
陈平安暗暗佩服,同时也对这批资料的来历,心生好奇。
按理说,这等涉及枪弹制造的绝密文件,非是一般人能够接触到的。
刘科长之所以大费周章,托付给自已,其中缘由,耐人寻味。
将资料妥善收好,陈平安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
与此同时,在科研所的一间办公室内,赵部长正与一名工程师探讨着新型子弹的研发进展。
"老张,上次提出的那个覆铜钢子弹,研究得怎么样了?
"赵部长开门见山地问道。
被称作老张的工程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神情有些为难。
"赵部长,理论上来说,用铜包裹钢芯确实能够提高子弹的穿透力和致伤力,但是在实际制造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
"
老张拿起桌上的几个零件,指着其中一个解释道:
"您看,这是我们试制的第一批弹头。
虽然外表包裹了一层铜皮,但是内部的钢芯与铜层之间还是有一定的间隙。
这样一来,射击时就容易产生偏差,影响弹道稳定性。
"
赵部长凑近仔细端详,眉头紧锁。
"除了这个,还有别的问题吗?
"
老张叹了口气,继续道:
"目前来看,我们在铜皮与钢芯的紧密结合上还需要攻克一些难关。
此外,铜与钢在冶炼过程中的温度和工艺参数也需要进一步摸索。
总的来说,虽然覆铜钢弹理论上可行,但要真正投入批量生产,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
"
赵部长点点头,虽然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技术攻关的艰难。
"照你这么说,咱们这项研究,恐怕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到成果喽?
"
老张忙道:
"也不尽然。赵部长,您看,当初这个覆铜钢弹是谁出来的创意。
我觉得他对金工和铸造颇有心得,说不定能给咱们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呢?
不如找个机会,让我和他好好探讨探讨?
"
提到陈平安,赵部长的脸色忽然有些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