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组内,陈平安却浑然不知自已已经成了维修科的风云人物。
下午的时间,他一个人默默坐在工作台前,对着老李师傅的图纸,埋头苦研。
时不时地,他会站起身来,在车间里转悠两圈,熟悉一下环境和设备。
其他师傅见了他,总要竖起大拇指,由衷地夸上两句。
"小陈同志,你这手艺,我当年花了两年才练出来!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就这么厉害!
"一位中年师傅感慨道。
"就是!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回见识到这么神的技术!不服不行啊!
"另一位老师傅也跟着赞叹。
面对这些溢美之词,陈平安总是报以腼腆的微笑,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
他知道,这些夸奖之词,有一部分是发自内心,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大伙儿还不知道真相。
要知道,在这个火热的年代,人们的认知还不是那么高。
所以就算表现的夸张一点,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
毕竟更厉害的还有其他人,尤其是那些科学家一个比一个夸张,所以陈平安的这点表现虽然有亮眼,但都还在大家的可接受范围之内。
不过这些,陈平安倒也没放在心上。
他只是暗暗感激系统的馈赠,更加专注于眼前的工作。
毕竟,在这个需要拼搏的年代,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陈平安深知,要想出人头地,单单依靠天赋是不够的,更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钻研。
……
而在另一边,关巧红的面试,也进行得十分顺利。
在得知关巧红居然能一口气绣出六朵牡丹花之后,陈雪茹简直惊呆了。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绣工就能做到的啊!
"巧红妹妹,你的手艺真是太精湛了!
"陈雪茹由衷地赞美道,
"我做这一行十多年,还没见过你这么厉害的姑娘呢!
"
"那哪里,雪茹姐姐谬赞了。
"关巧红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声说道,
"我就是从小跟我娘学了点皮毛,比不得姐姐您呢。
"
"别谦虚啦!
"陈雪茹笑眯眯地拍了拍关巧红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巧红妹妹,我看你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惊人的天赋,实在难得。
不如这样,你就留在我这儿当学徒吧。
我呢,最近正好缺个得力的帮手。
你要是愿意来,我包你吃穿不愁,每个月还有十二块钱的工资拿。
日后你的手艺更上一层楼了,我还可以给你提成。你看怎么样?
"
关巧红闻言,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激动得连声道谢,喜不自胜。
"雪茹姐姐,您太抬举我了!能跟您学手艺,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要是您真肯收留我,我一定会努力干,决不辜负姐姐的期望!
"
陈雪茹乐呵呵地点了点头,伸出手来,与关巧红紧紧相握。
就这样,关巧红也有了自已的一份工作,从此踏上了刺绣行业的道路。
。。。。。。
傍晚,陈平安和关巧红都结束了工作,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