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场和旁人的交锋中若是落了下风,他定然以为你是一个软柿子,郑山辞恰恰不是软柿子,他是硬柿子。
本来在家读书写文章就怨气重,这次方觉还要撞到枪口上,郑山辞只好磨刀霍霍。
吏部侍郎主持这次考核,吕侍郎让他们先落座。
“这次的考题是以地方农事作一篇文章。”
朝廷的老传统,喜欢抓农事。
郑山辞挑眉,把宣纸铺开,心中打好腹稿下笔了。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郑山辞先用论语中的农事观点引出自己对农事的见解,然后笔锋一转,转到三农问题上。
“事有三农,一曰农村,二曰农业,三曰农民。农民在价值、时间跨度、地方跨度上各有不同……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根本也。”
第9章授官
仅是写一篇文章的功夫,只需上午的时辰便可。吕侍郎让小吏把六个人的文章糊名。
郑山辞写完后就离开了吏部,方觉等人看着皇宫的一切眼中都有新奇和羡慕。郑山辞放慢了脚步,同样看皇宫。
“叶世子,等等下官,世子殿下今日仗义疏言,容下官感谢一二。”一个穿着绿官袍的年轻官员追上叶云初。
叶云初:“你说的有道理,我才会帮你多说一二,都是为了大燕的昌盛,梁大人说这话就客气了。”
说完叶云初便离开,唇角淡笑,君子之风,风度翩翩。
方觉等人低头避让。
郑山辞比他们走得快些,未曾遇见叶云初。他出了皇宫,宫外小贩们挑着担子吆喝,他找到一地面馆。
“公子,您要吃什么面?”
“云吞面。”
“好嘞,公子稍等。”
郑山辞在等面时,心里轻松几分。明日吏部就会出告示告知结果,并派小吏前来报喜。郑山辞有把握,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郑山辞付了面钱折身回去,囊中羞涩,还要在京城待上些时日,他想找些短工来做。抄书虽是他擅长之事,终究要劳心费神,这段时日也不能抄好一本书。
心中想着事,一只手放在他肩上:“郑兄在想什么?”
崔子期语气含笑,他刚从府邸出门,去酒肆又喝了一些酒,听会儿戏,觉着没意思就打算回府了。路上看见郑山辞,眼中一亮。
郑山辞:“想找个短工做。”
“郑兄,等你娶亲后不愁这些。”
郑山辞摇头:“终究还是自己赚的钱好。”
这一板一眼的样子,看得人叹气。崔子期是纨绔子弟,他名下的店铺却不少,他看着郑山辞难得没嘲笑他,反而说道:“这样金衣阁还差一个看铺子的人,有客人来了就接待一下客人。一个月给你四两银子。”
“崔兄,我可能只做半个月。”
崔子期摆手:“随便你。”
崔子期起了兴致把郑山辞带到金衣阁里,让掌柜的认认人。
掌柜的一看是少东家带来的人,哪还敢怠慢,嘴上应着好好,心里想着要当祖宗一样供起来。
郑山辞拱手:“多谢崔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