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注意身子啊!”
而朱元璋却丝毫没有理会朱允熥,他猛然睁大双眼,随即惊愕的说道:
“熥哥儿,会不会是“那位?”
朱允熥摇了摇头。
“皇爷爷,您为何如此关注“那位?”
……
朱元璋缓缓起身,一步步走向殿外,朱允熥也跟随着朱元璋的脚步,朱元璋怔怔的看着天幕,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后世儿孙也不是傻子,若如真是那位,仅凭一句小同志,甚至能放弃成仙去追随他。”
“咱有些不敢想象……”
“那位,究竟做了什么…”
朱允熥一脸复杂的看着朱元璋,又将目光看向天幕画面,心中感慨万千,暗想道:
““那位”
做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没有人……”
“华夏上下五千年,仅此出了一人已!”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
……
历朝的读书人:“仅仅只因那人一句小同志,便放弃成仙?”
读书人:“难不成是成仙后,还没有凡间好?”
读书人:“不对,可后世人也放弃成为嬴政的帝师!
!”
读书人:“无非一念救苍生?难道此人拯救了苍生?”
历朝武将:“放弃了汉武大帝为其牵马坠凳,放弃了带领卫青霍去病,封狼居胥,饮马翰海!”
历朝武将:“到最后甚至放弃了成仙,只为去追随那人?”
……
唐末百姓:“不愿追随太宗皇帝,只因那人一句,小同志?!”
“我大唐太宗皇帝,对功臣可是极好,甚至给他们铸就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
洪武年之后的人们,他们不太想提及异姓王之事,北伐第一人的称谓的确蛮好,但异姓王就算了。
指不定哪一天自已与全族的脑袋就掉了……
而最为不淡定的便是明朝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了。
大明,嘉靖年间。
朱厚熜不可置信的对着天幕嘶吼道:
“那可是成仙!
成仙!”
“那不是别的,那是成仙!”
朱厚熜实在无法保持一个帝王该有的冷静与淡然,那是他心心念念的成仙,而后世人却只因一句话,便放弃了,甚至还说出什么。
纵然身死道消又何妨,这让朱厚熜这个整日修道的人,实属无法接受。
而嘉靖年间的张居正心中也满是骇然,作为一个心藏大志的改革家,张居正显然对此充满了无限的好奇。
张居正看着天幕上的诗句愣愣出神,随即呢喃道: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这是何等的气魄……有朝一日我也要救苍生!”
……
与此同时,周陵也缓缓打开了评论区。
(说实话,前面几个场景,在成仙面前感觉一般,但最后一个……什么成不成仙,请叫我同志!
!
!
)
(支持楼上,同志二字如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