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残月轩小说网>穿越科举娶夫 > 第70章(第3页)

第70章(第3页)

现在这样有挡板隔音,甚好!

不过这也就是在地广人稀的地界才行,若是人口较多的地方,就没有这般舒适了。

周自言默写完整篇,又将背后含义一一写了出来。

只是到了感悟这一则时,他流畅的动笔停了停。

第45章

县试是童试的第一场,这头场又是县试的第一场,一般都选用赞美文或者教养文来开场。

这样的题目,既不难,也容易把考生引入科考的氛围。

可现在这道题,上来就考问修身与齐家,乃至国家的关系,是不是太大了点?

周自言琢磨了一下,心里隐隐觉得,今天的题目,大概不是县令这边出的题。

每次童试的考题,都是县、府、省自己出题。

会出什么样的题目,全看当地官员的喜好与学问。

旁人可能不知道,若是上面有命令,特定某些内容必考,那么童试的考题,就由不得本地官员出题了。

这等内幕,普通学子是不会知晓的。

若不是周自言自己当过官,恐怕也难以清楚。

整个科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选官。

所以考生在回答的时候,就要假装自己是一方官员,不管是什么问题,最终都要结合目前的时政情况,再往家国百姓身上靠。

这么想着,周自言心里有了答案。

他当官时,有两个问题一直是朝堂上的老大难。

一是经济问题。

户部的官员天天嚷嚷国库空虚,这里要银子,那里也要银子,可偏偏国库里没有那么多银子。

二便是大庆的民风。

一些文人清官,天天说大庆许多边缘小镇民风凶悍,不识圣人之说,长大了落草为寇,为祸一方。

解决了这一波,没多久,又会出现另一波。

这两个问题,从周自言上朝第一天就开始吵,吵到他离京,都没商讨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仔细一想,说不定在他上朝之前也一直在吵。

其实在周自言看来,这两处困难,可以合并在一起看。

转变一下角度再去看,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现代基层工作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扶贫与经济。

周自言结合现代思想与大庆实际,规划了一个章程。

若能提高各个地方的教育水平,让民众明白勤劳致富的概念,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那不用别人催,他们自己就能出去找活干。

长此以往,国家经济自然就上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