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曹丞相东击乌桓之后,做的那诗:东临碣石有遗篇便是登的白狼山,看的大凌河的水。
当然,后世对这个颇有争议。
但是,这个时代的大凌河的水,是特别深。没有太多人类污染和破坏的痕迹,河里的鱼,也是特别多。
赵大鹅还真心想去那边炸点鱼,而且这个时代,用二踢脚炸鱼,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事情。
“你可悠着点吧。那玩意,不是你一个小丫头该玩的。”
赵廷明摇摇头,他觉得赵大鹅可不要去大凌河炸鱼,万一鱼没炸到,人让水冲跑了咋整?
他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而且,赵廷明准备做的二踢脚,火药也不是很多。属于那种低量火药的,能响,威力不大。
哪怕用手拿着放二踢脚,也不会有多大问题。
炸鱼的话,很难起作用。
赵大鹅又和赵廷明说了一会话,不一会郭氏出来,笑着对赵大鹅说道:“大鹅来了,我这几天还念叨你呢。”
“嘿嘿嘿,我也想大奶奶了。”
“这嘴甜的。你呀人小鬼大,每次来都有点事,这次啥事?”郭氏问道。
“没啥正事,我不琢磨着我大爷爷神通广大,比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还厉害。能上天入地………”赵大鹅开始吹了起来。
赵廷明一摆手:“得得得,大鹅。我可禁不住你这么夸,说吧,有啥好事想着我?”
“好事没有,我一堆破事。”
“那倒是。”赵廷明也不见外。毕竟赵大鹅家里的破事多了去了,他们一家就够搭个戏台子,唱大戏了。都不需要请人了。
“咋了。你爷爷奶奶,又和你干起来了?”
“那倒没有。”赵大鹅嘿嘿嘿一笑:“那也不能天天干呀。天天干仗,年前不得从我家抬出去几个?大冷天的,大伙都挺忙的,去山后挖坑挺费劲的。”
赵大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句玩笑话,因为老赵家的祖坟,在山的后边那里,那里风水还挺好的。起码祖祖辈辈没有迹的……穷的稳定。
老赵家是闯关东过来的,一支留在了大凌河南边。一路来了北边。老家的话,赵大鹅听说好像是山东孔庙后边第三条街,第二家。
不过早就世事变迁了。
山后就是埋故人的地方。一般土葬。
动不动就有人开玩笑,说挖坑埋山后。但是冬天冷,挖坑特别费劲。
“没个正形。”赵廷明摇摇头,一锅火药炒完了,收拾收拾就进屋了。
随后拿着小茶壶,沏了一壶红茶。都是劣质的茶叶,不过冷天喝起来,还是挺舒服的。
赵大鹅喝了一口,浑身暖和。
屋子里还那个样子,不过好像为了儿子回来,老两口收拾了一下,又糊报纸了。挺新鲜的看起来。
赵廷明从柜子里,拿出来一些糖球。赵大鹅含在嘴里一个。还是一如既往的甜。
郭氏也拿了几个大苹果:“这是秋天那会,从半拉烧锅那边摘的。你五姑他们两口子前几天送来的。尝尝。”
苹果很甜,很脆。
赵大鹅也不见外:“还有没,改天卖我点。”
“给你多拿点。”
“我都不好意思了。”赵大鹅笑着。
她倒没有不好意思,反正来亲戚家,就是走到哪里,拿到哪里。不拿白不拿,反正人家也算你吃了。不如多拿点。
至于自己家,没事。自己家穷,啥也没有。
而且这个时候,风土人情特别好。人们都是从一家五六个孩子,变成了那么一个或者两个。
而且这边少生优生也特别到位。所以这个时候,孩子就少了。
孩子少,亲戚朋友啥的,就对孩子更好一些。
更重要的是,乡下的瓜果梨桃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