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大郎先将妻子扶坐下来,就着婢女送过来的热汤净了手,再回来掌住妻子肩头。
两颗脑袋紧紧贴在一处。
“二郎既有从征之愿,岳母又同意,咱们理应当全力支持。只是天下承平已久,朝廷如今多对西北用兵。二郎想去西北从征,少不得要找里正点头。”
“嗯、”陶玉点头,反握住丈夫放在她肩头的手。
丈夫说的与她所料相差无几,陶玉心中立刻安定下来。但此事未竟,夫妻二人皆不敢掉以轻心。
陶玉又道:“对了,韵娘也来了。照顾了我一路,才歇下来,明日你也去看看她。”
孟大郎脸上露出惊喜又欣慰之色,先点头答应,复又叹道:“韵娘是个好姑娘。这些年我只是在生意上照看了她一些,家里事却没有仔细去打听,否则,我一早便宰了那焦文俊!”
提起焦家的人,孟大郎恼怒不已,将手用力捏成沙包大的拳头。
陶玉难得见他露出如此憎恶的神情,遂柔声劝道:“好啦,如今韵娘与焦家和离,等阿耶阿娘去签了文书,咱们一家就可真正团圆。你明日去见她,可小心着少提焦家。”
“我知道。”
听到“和离”二字,孟大郎脸色稍霁,柔声和妻子又说了几句,起身盥洗更衣,很快入梦。
*
孟大郎行事沉稳练达,加之有陶玉、孟韵从旁协助,不出十日便把陶二郎的事办妥。
一切只等官府文书下放,陶二郎便可正式动身,出发西北。
陶家下帖宴请李六郎和里正。男女分席,孟大郎和陶珏去外厅招待男客,陶夫人便和孟韵一起在内堂陪着女眷。
苏城时和年丰,民安物阜,时人也追逐风尚,喜爱各色丝帛衣料。
陶夫人有心,想给两家的女眷送些衣裳料子。家中寻常的东西自然拿不出手,孟韵又从小在绣坊长大,此事交给她办最为妥帖。
孟韵大方答应下来,心中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一定要去布庄选几匹上好的衣料。
出门时正好风轻日暖,半路上却忽然下起了雨。孟韵侧伞看了看天,庆幸自己带了雨具。
刚到布庄门口,还未来得及看清四周,一声惊呼穿透雨幕,直冲孟韵耳畔。
“孟娘子!”
声音熟悉又带着惊喜,孟韵立刻抬伞一瞧。
竟是谢楼。
幸好遇上孟娘子
孟韵也是一惊,旋即莞尔一笑:“楼郎君怎会在此处?”
要说人与人之间缘分二字实在奇妙。若非看谢楼模样、为人实在正气,换了旁人,她定会怀疑自己被人跟踪了。
谢楼也觉得神奇,自己与郎君真是跟孟娘子有缘!
一连换了三个地儿,竟然回回都能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