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安松雨的带领之下,一家人就把安建平独自一人,抛下来给村里的其他人了。
“看他们的样子,好似对我们家的人有些……想法?”离开那群人一段距离了,毕丽珠若有所思的回头看向已经被包围起来的车跟人。
安松雨也回头看了看。
发现就这点时间,竟然已经有人直接坐上车了。
想到刚才那些人脸上的表情,她道:
“或许,是觉得我们签太快了吧!”
“我们家跟其它人家又怎么一样!”毕丽珠有些不以为然,却又道:
“这是政府的拆迁,签的早晚,又能有多少差别?”
“真不会有差别?”安松林顿下脚步,看着斜对面盖的满满的院子。
他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那家人的房子原本跟小叔家的一样。
院子里除了几棵果树之外,什么都没有。
可现如今都相当于加了一层了。
安松雨几人也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
毕丽珠更是直摇头:“这些人也真是……不说拆迁组进村都不短时间了。”
“他们这房子具体是什么样子,那些人能看不出来?”
“就是这村里的院子,有几个是老老实实在自家宅基地上预留出来的?”
听得毕丽珠这话,安松雨几人也都直点头。
别看江村的宅基地划分都不小。
可农村跟城里人建房子还真不太一样。
从很早以前开始,农村都是以一层建筑为主。
并且,很多都是三世、四世同堂。
如果宅基地的面积不够大,建的房子基本都不够。
尽管最近几年,农村里稍微能赚点钱的人家,已经开始流行建起一层半、或者是两层半的小楼了。
像江村这种农家乐发展的不错的。
又赚了钱,又有游客居住的需求。
那更是至少都是三层以上。
可实际上,这占地面积还是半分没有减少。
至于每家每户的院子。
即使他们现在什么也不做,都是没有上房产证的违建啊!
他们老老实实的,拆迁办的人说不定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毕竟为了尽快完成拆迁。
给老百姓们让点小利也不是不行。
反正能节约的那些在建时间,就不愁赚不回这点小钱。
可这半点也没有老实的想法的,那就有点……
午饭后,安建平关心的对大侄子问着:
“松树,听说你也去登记了?”
“那拆迁办的人说过多久给你测量吗?”
安松树有几分哀怨的看了一眼三叔。
这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没看他最近都跟着父母一起混饭吃?
这不是他老婆觉得,当初他做决定太过于冲动,生气回娘家了吗?
安建国看了一眼缩头缩脑的儿子。
看他又是那副完全不想说话的样子,只能道:
“应该是国庆后了。”
“国庆前,我看村里的那些公共位置都已经测量过了。”
“这么快?”安建平有些意外。
安建国又看了自家不成气的儿子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