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硬挺到第二天,卫义杰一早就坐到了贺清明办公室。
“贺行长,昨天您向张行长提我的事了吗?”卫义杰丝毫不加掩饰。
“提了,提了!〞贺清清翻了翻眼皮,肯定地答道。
“领导怎么说的?”卫义杰身子前倾,双手伏案,步步紧问。
“哦,他说让我向纪立春董事长和程瑞德行长也汇报一下,这事,得书记办公会先议!”,贺清明推了推眼镜。
“那是,那是,这是规定流程!”贺清明提了,张国平也不反对,卫义杰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那兄弟先谢谢您了,没有您的动议,这事根本上不了桌子”卫义杰还想多扯几句。
“应该的,应该的,下次去我去总行,再找找两位领导!”贺清明却丝毫不多一句。
(三)
总行战略会后,贺清明多呆了一天。
回到京州后,就立即召集李自仁、李茂、卫义杰讨论贯彻落实事宜。“义杰,走,到我那儿聊聊!”会议结束,贺清明笑呵呵地拍着卫义杰的肩膀,亲切地说。卫义杰紧紧地尾随着贺清明,心砰砰直跳。他知道,一定是事情有进展了。
“义杰,你的事我给程瑞德行长汇报了!”待到落座,贺清明开门见山道。
“领导什么意见?”卫义杰坐直了身子,有点迫不及待。
“唉!程行长说,京州行现在还亏损,这个时候,恐怕不太适合提拔干部吧!”贺清明搓着手,语气惋惜地说。
“噢?我们今年不是就脱困了吗?领导没再说什么?”卫义杰的心跳得更厉害了,但仍幻想着一丝丝正面的回应。
“唉!”贺清明长叹了一口气,挠了挠头,“领导这么说,我也就不好再问了。”
“那咱们就听领导的吧!贺行长,让您费心了,无论如何,还是要感谢大哥您!”卫义杰尽管遗憾,但还比较清醒。
提拔这事不同其他,一旦见光或明争,大多都会败北。
可令他费解的是,程瑞德不应如此呀?他对自己还是熟悉的。五年前,自己还是支行行长时,程瑞德就听过自己的汇报。后来的一次职业生涯波折,还是瑞德行长亲自帮他过关的。这次到京州任职,当时还是副行长的程瑞德,更是第一时间就飞来看望。对瑞德行长,他和妻子的敬仰是全面而深刻的。
发生了什么?程瑞德的态度怎么会如此反常?
也怪自己呀!自从程瑞德任行长以来,为了避嫌,自己从未向领导汇报过工作和思想。但以程瑞德的格局和风格,完全不会如此。
原以为在董事长那里会遇到麻烦,这下倒好,在他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卫义杰习惯在自己的圈里闷头打转。
“亲爱的,在忙什么呢?”这时,妻子来了电话。“没,没什么,在办公室坐着呢!”卫义杰灰灰地答。“怎么了?有事吗?”妻子对他的变化一贯比较敏感。“没,没啥,刚从贺行长那里出来。”“你的事?有变化了?”什么都瞒不过睿智的妻子。
卫义杰沮丧地复述了一下状况。
“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向领导表个态。”妻子略微一顿,但坚决地说。“这让我怎么说呀?领导又没有直接告我。”卫义杰搪塞躲闪着。
“哥,这个事成不成,现在都不太重要了。最重要的是,不能因为这个事,你和领导之间出现隔阂和猜疑。”妻子小他四岁,但总是那么透彻直接。
是啊!上下级之间,信任是最宝贵的。再说了,想要进步也是人之常情,即便有些唐突和冲动,那又何尝不是给真诚和坦荡加持呢?放下妻子电话,卫义杰就开始琢磨如何措辞。
“程行长好!关于我转为副行长的事,贺行长回来传达了您的意见,是小卫太过着急,让您见笑了!目前京州行仍在亏损,从总行党委的角度考虑,确实不宜提拔干部,另外,我自己也做得不够好,转型发展才刚刚进入轨道,各项工作尚有待时日检验!请您放心,我一定牢记您的教海,把工作做扎实,把经营做稳健,为京州行明年扭亏为盈全力以赴!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全家的关心和帮助!年末事多,您一定要保重身体!义杰拜谢”
十多分钟的斟酌后,卫义杰总算发了出去。没两分钟,“滴”的一声,就收到了程瑞德的回信。
“你的事情,清明未同我说过,他传达的意见是在提其他人时,我讲的。这个情况你知道就行了!”毕竟知根知底,领导直言原委。“义杰明白,到此为止!谢谢程行长大哥!〞毕竟多年相知,卫义杰称呼程瑞德大哥,一点也不别扭。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呀!
贺清明还沉浸在移花接木的得意中。
是呀!毕竟还在一个锅里吃饭,即便自己不情愿,那也要让别人来背锅。
卫义杰这小子,36岁就G10了,能力强,口才好,又极富煽动性,再爬到G11,自己这个G12就更压不住他了。
再说了,自己想要提拔的也不是他。可这次向程瑞德汇报时,自己提议的人选却被硬硬地怼了回来。也好,那就谁也不提了,京州还是那个京州,我贺清明还是我贺清明。可让他不解的是,这位总行行长又让他考虑,扭亏为盈后,还有没有其他可提拔的人选。
程瑞德肯定是有所指的。指的是谁,领导没说,领导也不会说。毕竟自己和程瑞德私交不深。可他的人选是谁呢?这个太重要了。京州的干部队伍早己满目苍夷了,能有谁,让领导如此暗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