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午看人不多,李念就请了半天假。
他想要去文物商店看一看,尽快把古董带回后世换成资金,不能拖着,迟则生变。
为了方便,李念把周金山的自行车借了过来,直接骑车去了荣宝斋新记。
荣宝斋新记在琉璃厂文化街,后世这里也被称为“京城文化第一街”。
如今虽然没有后世那么热闹,但在这条街上也聚集了很多文化商店,许多传承了几百年的老字号,几乎都在这条街上。
今天是周一,李念本以为没多少人,但到了才知道,琉璃厂文化街中的人是真不少。
不仅有中国人,更有许多金发碧眼的老外。
从街上人的穿衣打扮来看,一个个也是得体,李念猜测这其中应该有不少遗老遗少。
停好自行车,李念没着急去买,而是在街上逛了起来,如果有工作人员介绍古董,李念也会停下来凑个热闹长长见识。
一圈下来,对这个年代的文物商店李念也有了些了解。
文物商店商店内交易的物品还是比较齐全的,像是陶瓷、玉器、书画、碑帖、鼻烟壶都有出售。
不过其中占比最大的还是瓷器,特别是明清时期的瓷器最多,其中又以康雍乾为主。
像是隋代的青瓷、宋代的白釉黑花瓷坛、金代的钧窑窑变罐也有一些。
只不过这些朝代瓷器的数量,远远比不上明清时期的瓷器。
至于一些价值更高的文物李念并没有看到,最开始李念还以为那些不对外出售,后来才知道,文玩商店也分内柜和外柜,内柜主要对国内开放,价格也比较低
而外柜则是对一些外宾设置,价格也比较高,从而赚取一些外汇。
这让李念感觉有些心疼。
但时代如此也没办法。
除了完整的瓷器,李念还发现这些文物商店还卖一些瓷片,并且喜欢的人还不少。
还是旁边一位老同志给他讲了讲李念才知道,这些瓷片也都是宋元明清时期的,其中更有不少是汝窑等名窑瓷片。
而除了瓷器,店内最多的就是古玉,品种很多,璧、璜、圭都有,最少的则是书画。
此外还有一些像是鼻烟壶、钱币、铜镜的小物件。
不过对此李念也没研究过,也不是什么热门收藏品,也就没多看,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瓷器、书画上。
特别是书画。
李念查过这方面的资料,发现书画往往要比瓷器贵,之所以会这样,这是因为画具有更高的文化价值和欣赏价值,流通性也比较强。
而瓷器则被限制在了特定的圈子。
当然了这也不绝对,也取决于物品的种类、年代。
虽说一圈下来对于现在的文物商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要说具体哪个价值高李念还真不知道。
毕竟只是粗略在网上查了查资料。
不过李念也不怕被坑,文化商店又不能还价,价格高价值应该也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