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里人多,一家换个三四斤,一个星期换不完,两个星期也差不多了。”
“上次就是你到厂里要两件火柴吧?”
“你也知道了?”林婉玉惊讶地看向他。
陶勇强点头:“保卫科老宋说的,你还说什么国家以后不管统销统购,让我们自谋出路。”
林婉玉有些不好意思:“哎,我瞎说。”
“也不全瞎说,我们自己也感觉得到。改革开放,放开个体经营,这就是一个信号。这两年县城里开了好几家私人饭店,民间交易也不用遮遮掩掩的。”
“那像这样送货,你觉得可行吗?”林婉玉问他。
“行啊,有收入就行,反正车子空着也是空着,多种经营未必不是好事。”陶勇强说。
……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驶,车子从大路拐进一条小路,去往宝塔村。
路很小,平常只通牛车,需要开得格外小心。
好在陶勇强技术过硬,有惊无险。
进村里夕阳已经西沉,家家户户的屋顶都冒着炊烟。小孩子们看到卡车进来,好奇地跟在旁边,兴奋地喊道:“有车来了,有车来了。”
大人们听到叫声,从屋里出来,看到林婉玉坐在车头,大声询问:“婉玉,这拉的是什么?”
林婉玉笑着回答:“是干米粉。”
“拉这么多啊?真了不得。”村民羡慕道。
车子在秦富民家门口停下,乔桂芳和廖淑芬站在门口张望。看到是林婉玉,惊得闭不上嘴:“婉玉,你搞什么名堂?”
林婉玉笑着回道:“拉了两千斤干米粉回来。”
“两千斤?”廖淑芬惊呼,“你胆子真大啊。”
陶勇强从驾驶位跳下来,问林婉玉:“卸在哪儿?早点卸完我早点走,外头路难走。”
林婉玉问乔桂芳:“大哥二哥在家吗?能不能让他们帮忙搬一下?”
廖淑芬连忙点头:“哦,在的在的,我去叫人。”
于凤仙由秦芸牵着,颤悠悠地从屋子里出来。刚才已经有跑得快的孩子去告诉她,林婉玉坐卡车回来。
秦芸一把扑到林婉玉的怀里,奶生奶气地问:“妈妈,你买了什么东西回来?”
林婉玉把她抱起来,亲了亲她的脸颊:“是干米粉呢。”
于凤仙问:“卡车拉回来的?你要了多少?”
“两千斤。”林婉玉回答。
于凤仙差点没背过气去:“两千斤?咱们自己吃,吃到傻了还吃不完。”
陶勇强把帆布拆下来,乔桂芳上前去打量,撇着嘴严肃地说:“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林婉玉笑:“伯娘以后要多帮衬我。”
秦富民父子三人从屋子里出来,看到一车的干米粉也沉默了。秦朝幽幽地说:“以后你生意做大了,谁帮衬谁还不一定呢。”
林婉玉恭敬地向秦富民打招呼:“富民伯,辛苦你们了。”
秦安先从车上扯一袋下来,放在肩膀上问她:“放哪里呢?”
“就放正屋里,回头我再去整理。”
一袋五十斤,并不算重,在场的人都帮忙搬进屋里。搬了两趟之后乔桂芳问:“阿阔怎么还没下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