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姑娘声音不低,她是有心想要尔雅和杨娘子听到。
果不其然,杨娘子听到钱姑娘的话后气的浑身发抖,指着钱姑娘的马车咬牙切齿道:
“铜臭熏天,唯利是图之辈!我夫君说的果然没错,商人哪有好东西!”
尔雅闻言赶紧扯了一下杨娘子的袖子,顾娘子夫家也是做生意的。
虽然因为生意不大没被划入商户,可是杨娘子这样说她也会尴尬的。
只是杨娘子今天到底是受了她连累才被人骂。
尔雅有些不好意思,好声好气的劝慰她:
“咱们不跟她一般见识,正如顾娘子所说,她们都是小姑娘,跟她们生气不值的。”
与此同时,钱姑娘心中也是满腹怨气。
钱姑娘虽是商户出身,但她是家中嫡女,母亲掌管中馈,对她十分宠爱。
再加上她的社交圈子够不上青州那些士大夫阶层,但在商户中却说的上话。
徽州的商人最爱抱团,钱父成立过一个商社。
聚集了青州不少的小商人,钱父正是商社社长。
所以钱姑娘从小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外面交友,向来是被人捧着的。
今天还是头一回有人把她骂的还不上话。
她一脸不高兴的回了家,钱母看到宝贝女儿不开心,立刻追问:
“这是谁惹你不开心了?”
钱姑娘跟母亲最亲近,当即添油加醋的把今天的事向钱母说了一遍。
说到一半钱父正好回家,于是钱姑娘又向父亲告了一状。
着重说了尔雅是如何拿大话压她,杨娘子又是怎么骂商人贱丈夫。
钱父平时在外做生意,没少受那些文人歧视。
如今听到女儿学个刺绣,也有人敢拿商户说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钱父询问自已的女儿,今日骂她的人都是什么背景。
当听女儿说杨娘子是个秀才娘子,尔雅的夫君是个木匠后,钱父眼神都深邃了起来。
秀才娘子钱父不想招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
若不是逼不得已,钱父可不想得罪读书人。
钱父倒不是怕了一个穷秀才,主要是俗话说秦桧也有三千好友。
一个穷秀才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古以来的读书人都爱抱团。
不然结党营私这个词是哪来的。
读书人最爱论什么同乡,同年,同窗,同科,还有哪师哪派,只要沾上一点关系,他们就能抱成一团。
钱父不怕一个穷秀才,但他怕一群穷秀才。
所以听自已的女儿说杨娘子的夫君在府学读书后,钱父旋即将杨娘子放到了一边。
把目光着重放到了尔雅身上,他拍了拍宝贝女儿的头:
“好了好了,别气了,不就是一个木匠的娘子吗,爹给你出气。”
钱父当场命人去打听了一下尔雅的来历。
本以为能轻松收拾了尔雅,给自已的宝贝女儿出口气。
可没想到,等钱家的下人查到尔雅的信息,将尔雅的来历告诉钱父时,钱父一时大腿都快拍青了。
他满脸震惊的看着向他禀报的管家:
“你是说宋娘子有个儿子,就是去年名动青州的小三元卫辞?”
管家点头:
“是啊老爷,就是那个九岁的卫小三元!”
钱父急得险些跳起来:
“嫣儿委实没有福气了些,既然能与小三元的亲生母亲同在一处学习刺绣。
竟不能近水楼台,将那宋娘子哄的高高兴兴,也好成就一段绝好的姻缘。
偏就跟人闹僵了,实在是气煞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