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魏北望心事重重,辗转反侧到天亮。
而宋初苓在把气发出去之后,回房间吃了个宵夜,然后又美美睡了一觉。
第二天宋初苓一打开房门。
魏北望就也出来了。
宋初苓没搭理他,自顾自地下楼去前台退房。
魏北望也跟着退。
宋初苓上公交车。
魏北望也跟着上。
宋初苓坐在座位上。
魏北望就在不远处拉着扶手站着。
宋初苓下车。
魏北望也下车。
宋初苓走进农机厂。
魏北望也要跟着进。
然后就听宋初苓跟门卫的大爷说:“我不认识他!他一直跟着我!”
于是魏北望就被拦住了。
“同志,你有临时出入证吗?”门卫大爷询问。
魏北望当然没有。
抬头望向宋初苓,就见对方得意地扬起下巴转身走了。
接下来的几天。
宋初苓和农机厂的技术员埋头奋战,加班加点地画图和编写生产工艺。
农历研究所的贺主任也派了两个研究员来协助。
有了专业人士的帮忙,宋初苓如虎添翼。
而胡主任也接到了农机局的通知。
小型联合收割机和机动打稻机在农机局试投产。
生产周期为十五天。
时间紧,任务重。
为了加快生产进度,几乎宋初苓等人完成一个分部件的拆分,就会立即发到生产车间进行零件加工。
需要采购的部分,胡厂长更是亲自联系,让对方尽快送货过来。
宋初苓画完图纸,也没闲着。
除了检查采购回来的元器件之外,就是在车间盯着那些加工的零件。
遇到有公差不符合要求的,便直接给出补救方案或者勒令重新加工。
眼看着工期越来越近,胡厂长心里有些没底。
私下问宋初苓:“小宋同志,这两台机器能在要求时间内全部加工组装完吗?要是组装完运行不起来怎么办?”
“只要所有零件都符合要求,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宋初苓信心满满。
两周后。
看着车间里两台刚组装出来的设备,胡厂长几乎喜极而泣。
农机研究所的贺主任笑着夸赞:“不愧是老牌农机厂啊!两周时间,竟然真的把机器做出来了!老胡,这回你不用自请下岗了!”
“什么自请下岗?”宋初苓惊讶地问。
胡厂长笑了笑,这才告诉她这句话的来由。
其实在农机局审批的时候,也提出过异议。
想要将这两台机器的试投产放在其他厂。
或者一台在农机厂,一台给别的厂。
是胡主任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定会按期完成,否则就自请下岗。
而贺主任也帮忙说话。
农机局这才把两台设备批给了农机厂试投产。
宋初苓没想到胡厂长暗地里竟然顶着这么大压力,不由心生敬佩。
如此有魄力的厂长,带领如此有凝聚力的员工,再加上自己的图纸,农机厂何愁不发展壮大?
按照约定,这两台机器将送往河东村进行试机。
宋初苓坐在副驾驶的位置,看着前方的路,信心满满地喊道:“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