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上午过来问午膳的第四波人了!问的人虽然不少,但就王家定了!”
李婆子兴奋地展示手中的银锭子。
“这是定金,二十两银子!”
“我照着昨晚你交代的说的,每桌现在定价是八十两,包含六菜一汤,送六份串串儿,每份五串串串儿,不分荤素,根据客人要求决定。”
“其他的菜品也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进行调整。”
李婆子现在对自家的菜非常有信心:“问了没定的估摸都是想观望一下。”
“都不用等过几天,今日咱们的菜一送进府衙,消息传出去,那些问了没定的自然就会回来定了。”
京墨跟着笑:“那是,也不看看是谁家开的食肆!”
两人笑着说了会话,李婆子跟张旺一起,拉着板车离开了。
她们这边几乎没有什么食材了,她得去县衙确认一下今日的菜谱,然后去集市上买好食材拉回来,免得耽误人家午膳。
后面的发展果然也是如李婆子所料。
连着给府衙送了两天餐食后,云县但凡是有些家底的,都跑来订餐了。
便是吃不起六菜一汤的,也会定几个招牌菜尝尝。
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辣味,但是不喜欢的人着实是少。
尤其是发现吃了饭菜后,身上都会比平时暖和许多,愿意来吃的就更多了。
只是揽月阁人少,能承接的量确实有限,因此每日只接三家客。
食肆的生意,短短三天就步入了正轨。
每一日,揽月阁都有二百两以上的进账。
第三日,为了拉拢文人雅客,京墨借着对知县的“感激”知情,额外推出了一条。
凡是有功名在身的,来揽月阁吃烤串儿,享受十文钱一串,买三串送两串的福利。
调整价格后,烤串儿也涨到了二十文一串。
这般福利一放出来,第四日有不少秀才都闻讯而来,也不在意揽月阁在花街了。
一时间揽月阁忙的不可开交。
满春楼的红妈妈,气的帕子都快绞断了。
第五日,京墨将要送到张家和王家的餐食准备好后,想到家里蔬菜已经快要见底了,就想着趁现在人还没上来,去找赵虎子问问蔬菜供应的事情。
结果还没走到路口,就看到有两三个书生打扮的人被人在路口拦住,拉到了角落。
那几名秀才的脸色似乎颇为惊讶,
京墨放轻脚步缓缓靠近,想要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真的啊!你们不知道么?一群花娘妓子做饭食,你相信她们就只卖饭食啊?”
“而且他们还欠了好几千两银子,你说他们哪来的钱买新鲜的?”
有人不信:“他们都给知县供了好几日餐食了,若是真有问题,知县怎么可能吃?”
“不一样啊!人家知县给了多少银多少银子?给你们的是多少银子?这差距在那放着呢!这可不是我胡说八道吧?”
“我就是觉得你们都是读书人,我敬重你们,所以不想你们被人忽悠罢了。”
“这到底去不去,还是看你们自己。”
那人说完,也不看几位书生的反应,直接就转身离开了,装的倒是挺像回事。
那几位书生面面相觑,最终还是决定再观察观察,于是一起离开了。
京墨气的脑门冒火,尾随败坏她们揽月阁名声那人离开。
她倒要看看!到底是谁吃不到葡头就说葡萄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