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请战赴援浙江。”
江南大营崩溃后,李秀成现在已经占领了苏州一带,咸丰皇帝彻底慌了,给了曾国藩巨大的权力,授命钦差,署理两江总督。这些权力,是当初曾国藩以出山相威胁,都无法要到的。此一时彼一时,两江财赋重地失陷,让咸丰清醒,再限制曾国藩就要危急江山了。
刘勇强提出救援浙江,是有机会通过的。
“朝廷自有安排,以由曾帅全权负责两江事务。”
李云梯态度很坚决。
“那我辞官!”
老子不干了。
“辞官?”
“为什么。”
“你知道我裁军的后果。”
“我会为你周旋的。”
“你做的到吗?”
“那裁军的事?”
“裁还是会裁的,给我三个月时间。我要先辞官,然后再裁军。”
李云梯颇为愧疚:“我等你三个月。”
此时刘勇强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立刻造反,然后整个福建糜烂,跟官军,各地乡勇来回拉锯。或许能成功,或许不能,但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要么继续退让,把所有军队都裁了,让清廷安心,然后自己躲起来等待时机。
但一定要先辞官,辞官后专心裁军,时间一到,马上出逃。否则先把军队裁了,一个没有部队的知府,注定只能走进大牢。清廷不会放过他的,无关乎忠心与否。他振臂一呼,拥兵四万的动员能力就是原罪。不过只要他活着,这个动员能力就在,只要时机成熟,随时可以重整旗鼓。
唯一能收获的,或许只有李云梯这个权贵子弟一点廉价的愧疚。
刘勇强立刻上了折子,以疾病为由,辞去知府一职,有李云梯周旋,立刻就批了。
接着开始裁撤部队,李云梯在延平府监督着,看着刘勇强一点一点将乡勇裁完,武器装备封入府库。这些武器也不怕丢,刘勇强还有一半军火在科利洋行存着,足够武装起四万大军。
至于什么时候再用,他也不知道,现在只能以退为进,等待时机。时机是什么,他还看不到。他不会被动等待,肯定也会积极创造,但会更谨慎。这次勤王运动给了他一个教训,这种大规模复杂行动,根本不可能完全按照计划来,变数太大了。
看着刘勇强裁撤完军队,接着刀枪入库,李云梯怅然了很久,但已经找不到刘勇强了,对方离家出走,无人知道去向。这样也好,他知道官府不能容忍这样一个人留在地方,也不敢用。
有一个曾国藩那样的文臣就够让人头疼了。
李云梯很快更加愧疚,因为朝廷下诏,启用他父亲李廷钰。让他出山,招募乡勇,驰援浙江。
显然因为他的这些行为,以及进京面圣的亲自解释,让朝廷打消了对李家的忌惮,也因为浙江的局势,让朝廷愿意承受再出一个曾国藩的风险。
他本人也得到消息,闽浙总督庆端有意示好,提前透露他打算保举李廷钰做浙江巡抚,到时候他父亲带兵入浙,他以巡抚身份协助父亲。
父子两人同时担当大任,这份荣宠却是建立在牺牲了刘勇强身上的,刘勇强的行动,让李云梯怎么都无法相信这是一个有狼子野心的人,他宁愿相信人可以忠诚到这样的程度,古代不是有岳飞这样可以承受莫大委屈的忠臣吗,为什么大清就不能有?
他彻底否定了父亲李廷钰的判断,坚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刘勇强不是不能用,只是朝廷不敢用,这世道啊!
本是双喜临门的结果,他父亲从泉州出,他也准备好随时去福州面见总督,等待任命一到,立刻奔赴岌岌可危的浙江。可这时候父亲突然让他去同安,说他病了,病的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