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太守等他喝完药才出声。
“爹,你怎么来了?”
“我还不能来看看你?”
魏绍在心里撇了撇嘴:“谢谢爹。”
魏太守看了他几眼,关心地问:“怎么喝起药来了,是哪里不舒服?”
魏绍怔了怔,老实回答:“新认识了位朋友,他说我这样子多半是有隐疾,昨日我找郎中瞧了,是瘿病。”
魏太守是个糙汉,三个儿子除了魏绍好似一阵风就能吹跑外,其他两人都子承父业。
他看不惯魏绍娘们唧唧的样子,平日对魏绍难免有所疏忽。
像这样的关心话语魏绍还是第一次从魏太守口中听到。
魏太守心里一惊,暗暗责怪自己对儿子不够关心。
再不成器的儿子那也是亲生骨肉,他怎能如此忽视。
“能治愈吗?”
“能,郎中说就医早,坚持服药便可以治愈。”
魏太守提起的心放了下来:“多谢你这朋友的提醒,该请他来家里吃顿便饭,聊表谢意。”
魏绍道:“他不是荆州人,明后日便要离开,等下次他来了荆州再说吧。”
魏太守点了点头,又关心了儿子的课业,随后说道:“以后爹不逼着你习武了,你想做什么就做吧。”
安国公说的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地种的好不也能封为国公爷么。
未必就非得从武才有前程,走科举之路也是好的。
更何况,天下大定后朝廷必然会更重文。
女帝登基后文官的数量远远高于武官就说明了一切。
三个儿子两个从武一个从文也是好的,以前是他思想太过狭隘。
现在想想一家男丁全都是武将未必是好事。
魏绍惊喜道:“爹您终于想开了要放我一条生路?”
前朝皇帝重文轻武,但文官的结局往往不大好,反倒武将死的人不多。
他爹就非要他们兄弟全都从武。
他身体好的话当然没问题,可他根本吃不了练武的苦。
两个哥哥跟他相反,学武很容易,念书非常吃力,背一天都背不下来的文章,他只用看几遍就能背下来。
显而易见,从文更适合他。
父子俩因为意见不合多次闹的不愉快,难得他爹想开,真是谢天谢地。
魏太守噎了下,一掌拍在魏绍肩上:“怎么跟爹说话的,我这还不是为了你好,你自己瞧瞧前朝有几个文官有好下场。
尤其是身居要职的官员,八成以上不是被斩就是流放,祸及全家。”
魏绍龇牙咧嘴的揉了揉肩膀:“那您怎么又想开了。”
魏太守笑笑,将今日之事告诉魏绍。
魏绍:“您怎么不让我也去认识认识?”
不到二十四岁的国公爷,不是承袭爵位,而是靠自己能力,这样的人物谁不崇拜。
“你爹我也是在府衙见到本尊才知道安国公在荆州,好好念书,日后定有机会结识。”
冯知府那老奸巨猾的家伙,把消息瞒的死死的。
否则,他定然是要带不成器的儿子去。
“爹,您坐,您跟我说说安国公是什么样的人。”魏绍殷勤地为魏太守斟茶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