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马士英却趁机联络四镇,计划拥立福王登基。
由于传闻太子等三位殿下或已被闯贼擒获,史可法也不得不考虑拥立,但是他知道福王实非明君,所以主张推立潞王,由此被福王深恶痛绝。
在史可法一心北伐之时,马士英等联合大多数朝臣,确定迎立福王。
恰在此时,太子一行逃到了江宁城。
由于有崇祯遗诏,且朱慈烺是崇祯明立的太子,所以众臣自然改为拥立朱慈烺。
只是,太子年幼,福王与马士英势力已成。
很快,史可法除兵部尚书,改任礼部尚书。
无论从了解的历史,还是亲眼所见,路远都觉得史可法与左懋第很像。
年龄相仿,身材相若,行事的风格也几乎一样。
文人的才情,忠贞之人的凛然正气,以及这个时代忠臣独有的一些迂腐。
对于路远的主张,史可法已有充分了解。
和所有文臣一样,他也痛恨十几年闯逆之乱给大明朝廷带来的沉重打击,可是廷议之后,他思考了许久,认为路远所说颇有道理。
他不是马士英等人,他真的渴望大明尽早收复失地。他的家乡,开封府,此刻就是失地。
史可法不饮酒,路远便也开门见山,希望史可法能尽力支持他随后准备开展的收复山东全境,并向北直隶进军的谋划。
这本就是史可法督师扬州时一直希望做的事,不过那时候,他是希望从大顺军手里抢回失地,而现在面对的是更加凶悍的清军。
“不知路同知有多大把握。
据老夫了解,永平军不过成立数月,在济宁虽号称数万人,本部不足五千。
刘泽清、高杰虽各自拥兵三万,却一直借口练兵未成,且缺粮缺饷,畏敌不前。
这收复山东,如何实现?”
史可法虽是文人出身,但毕竟曾经身领兵部尚书,如今以礼部尚书职衔,其实也主要是督促军事。
“史阁老问得好。
小子便将这几日所想与阁老详述,请阁老为我参详,是否可行?”
随后,路远便将自己的计划详细和史可法说了一遍。
一老一少,或各自颔认同,或激烈争执,或斟酌细节,计算时间和钱粮……。
这情形,像极了路远与左懋第长谈的那晚。
“如此筹谋,虽仍有难以尽善之处,但郁于当前局面,也只有如此了。
路同知既有大志,又有筹谋,老夫自当竭尽所能,鼎力相助。
只是,黄、高二人一向不和,兴平伯又是闯逆旧人,与他谈及联闯,恐怕不会容易。
至于东平伯和广昌伯,不提也罢。”
史可法想到南明所倚重的四镇,无一是南宋岳飞那样的忠勇无双之士,不禁又是一声长叹。
“阁老放心。
依小子看来,我朝之所以历数十载而不能平当初的后金,如今的清国,实非敌酋英明无比,敌兵悍勇无双。
其根在于内部倾轧,辽西武将养寇自重。
只要有阁老与左大人这样的不计个人得失的栋梁之臣,有卢氏兄弟这样的忠勇之士,平灭清虏,指日可待!
至于如东平伯那样的人,如果能够效命,也算可用;如果仍如目前这样,畏敌如虎却残害百姓,那也简单!”
史可法从一直很和气的路远眼中,看到了一股浓浓的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