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呀。”林黛玉笑,“我到时候信中抽查你们的功课,答不出来可要罚你们的。”
大家纷纷笑着应下,便是今后先生不教她们了,先生也永远都是她们的先生。
旁人笑过便忘了,宝读倒是牢牢记住了童养媳一事,下了学便黏住先生不放手,林黛玉只得带着这个小哭包一起回了家。
“宝读妹妹。”宝读经常来先生家玩儿,团圆与她也十分熟悉,见宝读妹妹来了,开心的出来迎接。
安安也一边吃他的米糊糊,一边含含糊糊的同宝读打了招呼,“姐姐。”
“你们去玩儿吧。”林黛玉笑,安安呼噜呼噜把他的米糊糊喝完,自己迈着小短腿跳下凳子,团圆牵着弟弟,和宝读一起去院子里看小傻和如意去。
林黛玉把今日童养媳的趣事说给顾逢秋听,顾逢秋也忍不住乐,“宝读要是真当我们家团圆的媳妇儿也不错。”
“等他们长大了,自己决定去。”林黛玉笑,团圆和宝读都还小呢,她并无意替他们决定这些,若真结了娃娃亲,将来又出什么变故,岂非误了两个孩子。
顾逢秋笑着点头,他自然也是这样的打算,不过开个玩笑罢了,“夫人学堂之事可顺利?”
林黛玉点头,倚在顾逢秋怀里,“我有些舍不得。”
顾逢秋吻了吻夫人的眉心,“将来有空的时候,我们再来看望他们。”
夫妻二人倒是不知,外头宝读仍旧念念不忘童养媳之事,认真对团圆道,“团圆哥哥,等我长大了,我要嫁给你。”
说完想了想,把自己发髻上的小铃铛拆下一个,郑重的放进团圆手心里,“这是我们的信物,你要收好呀。”
团圆的脸早已红成一个小苹果,呆呆的握紧掌心,攥着精致的小铃铛,不知该做什么反应,半晌,通红着脸和耳朵,呆呆的“嗯”了一声。
一个学生一句无意的玩笑话,是否真能成就一段姻缘,便是后话了。
……
这段时间学堂的课便由赵曦来上,林黛玉坐在底下听,不时指点一二。赵曦聪慧,这样下来没多久,也逐渐习惯了学堂的教学事务。
林黛玉这边一切顺利,顾逢秋那边的公务也一一交接完毕,尘埃落定,一家人启程前往京城。
同来时一样,一艘小船,几箱行李,不同的是多出来两个爱笑爱闹的孩子,还有一只叽叽喳喳嚷嚷个没完的鹦哥。
顾逢秋先扶着夫人和娘亲上船,再把两个小的抱上去,团圆和安安还是第一回坐船,兴奋得不得了,探着两个小脑袋往外看。
“没事,我抓着他们。”顾逢秋笑,抓小鸡崽似的一手拎住一个孩子的后脖领子,以免他们掉下去。
窗外碧水涛涛,推着这船去往茫茫无际的江面远方,就像这今后的人生还有很长很长,还有许多未知,但是这一回,她再不会感到彷徨恐惧了,林黛玉轻轻一笑,“夫君。”
“嗯?”顾逢秋转过头来,林黛玉却只笑笑,“没什么,就是想叫你一声。”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她这一生,有过许多不幸,幼时丧母,少时丧负,病弱之身,寄人篱下,她死过一回,又活了过来。
幸好,这一回,她遇上了顾逢秋,幸好,这一回的日子,还有很长很长。
……
史载,顾逢秋,京城人士,性聪慧,善诗书,年二十四得中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编修修撰,娶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林氏为妻。
后为友人上书进言,惹怒天颜,贬至江西江州,任江州州同。在任期间,勤政爱民,兴水利,建学堂。任中江州风调雨顺,政通人和。江州知州濮明知调任湖北知府后,升江州知州。后为太子看重,调回京城,任通政司参议。一路青云,最高官拜太子太师。
六十岁致仕,与其妻林氏四处游历,遍访名山大川,四时美景。
其妻林氏亦颇通诗书,开设女学,所授弟子数不甚多,却始创女子上学之风潮。
夫妻二人一生琴瑟和鸣,恩爱有加。顾逢秋一生未有侍妾,只得林氏一妻。
两人共得两子,长子顾团圆,乃任江州州同期间收养而来,十分聪慧向学,学问见识比起其父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二十三岁便入仕途。
次子顾为安亦是聪颖过人,却只醉心书画,于书法绘画一道颇有建树。
顾逢秋年七十二时,与妻林氏在洛阳游玩,林氏染疾,半月后不治而亡,顾逢秋伤心过度,不久后也郁郁而终。
二子闻之,悲痛不已,前往洛阳奉父母灵柩回京,遵父遗愿,将父母合葬于一坟。生同衾死同穴,留下一段佳话美谈。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完~~后面还有一个长番外和几个短番外,长番外是类似平行世界的设定,如果林妹妹从小遇上的不是贾宝玉,而是贾逢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番外梦回红楼1
林黛玉似乎做了个梦。
梦中,她乘着小轿穿过繁华的街市,穿过荣国府长长的连廊,下了轿走进垂花门,转过放着紫檀架子的大理石插屏,穿过帘栊,一个鬓发如银的老太太将她搂在怀中,大哭不止。
“外祖母。”这外孙女儿模样标致,像极了她早逝的女儿贾敏,贾母听见这一声外祖母,想起女儿不免伤怀,祖孙二人哭了许久,方才慢慢止住。林黛玉拜见了外祖母,一一同舅母、珠大嫂,三个姊妹等人见过,不提。
吃过晚饭王夫人便引李凤二人去了,只留林黛玉和迎春探春惜春几人同老太太闲话,贾母问黛玉念什么书,林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姊妹们读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