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倪博,不介意的话,我陪你走走。”纪思源试探的问。
人家这么客气,倪栋没法拒绝,示意同行,后来纪思源告诉他倪栋,他为了接近倪栋已经观察了好一段时间。
3、
纪思源是他是华蓉本地人,家在双林镇武原村,比倪栋大五岁,高中毕业那年成绩只能读大专,他觉得上大专出来也不好找工作,于是就去上海跟着舅舅干了。纪思源的舅舅叫董宏涛,原来在县里的化肥厂跑供销,人不光勤快,脑瓜活、眼光准、嘴皮溜,是厂里公认的能人,九十年代初下海、在上海的一家化工贸易公司做经理,后来自立门户、还做化工贸易,凭着积累的人脉、精明的头脑,还有化工行情的火热,董宏涛的生意是越做越好。董总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和女婿主要帮他打理公司业务,二女儿和女婿在他的支持下独立经营仓储和物流,小儿子董铭年纪小、跟着大姐两口学做生意,而纪思源到了舅舅的公司后从最普通的业务员做起,企业一家一家的跑、生意一单一单的做,董总从纪思源的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很喜欢这个外甥。
纪思源成年在外跑,见识、眼界当然不同,也不愿被家庭羁绊,所以年年被催婚、他就是不行动。二十六岁那年,父母说啥也要让他赶紧成家,这个岁数在农村除非有毛病,否则孩子早都生几个了,他舅舅也能理解,恰好舅母的表弟家有个年纪相仿的姑娘叫贺小菊,大专毕业后考到了县医院做出纳,那姑娘眼光也高,拖到二十四岁了还没找,于是趁着春节回家,舅母给他俩牵上线,没想到俩人竟你情我愿、成了!第二年春节结的婚,年底就抱上娃了。
这有了老婆、孩子,纪思源就有了牵挂,更何况贺小菊成天电话里给他哼哼唧唧、想让他回来,还威胁他“如果不回来就给你戴绿帽子!”,当然是玩笑话!纪思源的父母也希望这个独子能留在身边,他们年纪大了、身体也都有不太好,儿子媳妇在身边总归有个照应。
纪思源跑了十几年,心已经野了、眼光也高了,总想着能像舅舅一样做出一番事业,但家里逼得实在没办法,只好答应回去。
董总能理解妹妹、妹夫的想法,就鼓励纪思源回去以后找个合适的化工项目干,资金、销售都能帮到他。表弟董铭跟纪思源关系最好,到了上海俩人一直住在一个屋子里,知道表兄的心愿未了,也表示支持他回乡创业。
纪思源回到家没有急着找项目,而是成天开着车到处转悠。听说堂兄纪思明在县里的化工园区当管委会主任,以为有多大能耐了,到那一看差点笑了,所谓的化工园区已经荒废多年,倒塌的围墙、残破的建筑、锈蚀的设备、一人多高的蒿草灌木,不知道的以为是墓地呢!找到表兄后了解了情况,又在里面看了三天,纪思源忽然感觉这里应该是个好机会。
这年1o月,天润公司项目部对外招聘,贺小菊托人给纪思源报了名,成天在家里闲逛、吃老本,没个正经工作怎么行,纪思源本不想去上班,奈何老婆联合父母一起施压,不得不去应付些日子。春节放假的时候,纪思源开车带着老婆孩子去上海玩儿了几天,贺小菊从未去过上海、念叨了好久,纪思源看看孩子大些了才同意去的。一家子住在舅舅家,玩的挺开心。
临回家前,表弟董铭给他提供了一个信息,上海有家化工企业新上了一个项目,估计5月份可以正式投产,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数量不小的残液,据说这里面的成分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这家企业确实没有空间再上一套残液处理装置,焚烧的尾气也需要处理、费用也不低,环评的时候他们向专家许诺这些东西交由专业公司处理,可是快投产了,接手单位还没影儿呢,厂家挺着急的。
纪思源接触的企业很多,其中有部分小化工厂就是靠回收大企业废弃物中的有效成分生存的,而且有的企业效益也很好,于是跟表弟一块儿去了这个正在试运行的企业,搞了两桶残液回来。纪思源想方设法找个懂行的人来研究这个残液,但是别说是华蓉县了,就是黄平市也缺乏这样的人才,一个月了没有一点进展,他几乎灰心了。直到化工所的项目组来到这里,纪思源一下子又燃起了希望。他每天利用各种机会观察这些人,很快锁定了倪栋。
4、
倪栋年轻、有学问,做事又快又好,经常都是他干完了等别人,后来集团高层来看望这些专家,亲耳听到倪栋是全国着名化工专家苏教授的关门弟子,就更加期待了。
纪思源没有直接跟倪栋接触,而是先从外围入手,他经常拉着化工所的人看现场、跑市里,有一句、没一句的打听关于倪栋的事情,给他提供消息最多的是杜丙章和肖志斌,那俩把他们知道的关于倪栋的“丰功伟绩”说了个彻底,纪思源终于下定决心“倪栋就是他要找的人!”
了解到倪栋习惯饭后到景区散步,纪思源便故意制造偶遇,借机与倪栋攀谈。
俩人一边走一边闲聊,纪思源说起了自己的经历,倪栋也很开心有人跟自己分享,“看来你的生活蛮幸福,为你高兴呀!”
“我是去年离开舅舅的公司回家的,父母身体不好,孩子又小,媳妇一个人忙不过来。”纪思源说着,“我是个闲不住的人,把家里安顿好就应聘到了天润项目部。”
倪栋笑着说:“这样挺好,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做些事情,两全其美!”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纪思源与倪栋告别,他的经验告诉他不能急、得一步步来。
有了这次的交谈,倪栋对纪思源自然要亲近一些,说话的态度也更热情了。
很快,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出来了,徐工让倪栋抓紧来审。因为画图的工程师就在身边,所以有问题很快就能求证解决,三天不到,第一批图纸审完,倪栋又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这天晚饭后,又到景区散步,还在小亭子那里“偶遇”纪思源。
寒暄过后,纪思源犹豫了一下,问:“倪博,我有个关于化工方面的事情想请教一下。”
“不客气,说说看。”倪栋说。
“上海一家大型的化工企业,他们正在上一个新项目,可是生产中会副产一种残液,量比较大、据说也有不少有用的物质,可企业没有回收而是打算焚烧处理,这是什么原因呢?”纪思源故意这样问。
“哦,这种情况其实比较普遍。”倪栋解释着,“这些副产物的回收对于很多大企业来说没什么太大价值,加之场地限制、新建处理装置手续繁琐,有的甚至得不偿失,所以往往做相对简单的处理,比如焚烧后将废气净化也是常用的手段。”
“我觉得这样做太可惜了!”纪思源说着,“倪博,我接触过一些化工企业,他们就是靠回收大企业的废弃物展起来的,我呢实话说也有这方面的想法,托朋友搞来了一些,你能帮我分析一下这个东西吗?我想知道它究竟有没有利用价值?”
倪栋不假思索,爽快的答应:“没问题,你给我装上一瓶,有一两公斤就行,等我回到所里抽空做一下。”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是挺有吸引力的,特别是在安得尔的影响下,他的思想已经有了变化。
5、
刚过清明,代所长打电话让倪栋回来,所里有急活儿,徐工同意了,施工图设计还得一阵子才能完成,到时候再让倪栋过来审。
听说倪栋要回去,纪思源赶紧见了一面,想请他去看一个地方、再把之前说过的废液交给他,倪栋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倪栋开着所里的车跟着纪思源的车向华蓉县方向开去,天润化工的项目在县城的东北,纪思源的车子一直向西南开,走了一个多钟头才到。倪栋从车里远远看到前方是一处宽阔的大场院有一些框架结构的建筑,隐约能看见一些化工设备,也有一些厂房、办公楼,很多窗户没有玻璃,甚至连门都没了。
纪思源把车停在园区门前,园区大门紧闭,铁门上锈迹斑斑。纪思源下了车、快步来到门房,一个老大爷应该是认识他,出来把大门打开,纪思源领着倪栋把车开进园内,在一座破旧的小楼前停下。
下了车,倪栋看到一楼的柱子上挂着一块木质的招牌,有些残破,上面写着“华蓉化工园区”,风吹日晒、雨雪冲刷,招牌上的字体也有些模糊不清。
这时,一个人从一间办公室出来,大声的跟纪思源打招呼:“小雷(纪思源的小名),你来了。”
纪思源上去跟他握手,然后拉着那人来到倪栋面前,“倪博,这是园区的负责人、我堂兄纪思明。”又向纪思明介绍,“这就是我给你说过的倪博士!”
纪思明赶忙上前与倪栋握手,“欢迎倪博士!”
倪栋谦虚的说:“叫我小倪就好了。”
“屋里坐、屋里坐。”纪思明把倪栋、纪思源让进屋子。
一落座,纪思明殷勤的倒茶、递烟,倪栋接过茶杯、婉拒了香烟。
“三哥,你把园区的情况介绍一下吧。”纪思源知道倪栋不喜欢应酬,更不愿浪费时间,所以直奔主题。
“那好,我简单介绍一下。”纪思明拿出一张园区平面介绍起来。
这个园区创办于96年,那时经济展的度非常快,各行各业都充满了机会,县里建起了不少小化工厂,当时的县政府为了加强管理,防范安全、环保事故对居民生活、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就在县城西南的栖凤湾划出一片滩地,请省设计院的工程师规划了这么一个园区,实话实说,当时的做法确实是对的。第一批入园的企业有二十多家,干什么的都有,最鼎盛的时期园区的年产值达到了六千多万,利税也有近七八百万,吸纳的就业人口过五百人,为地方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
可是,由于技术水平低、管理落后,很多矛盾积攒起来就成了大问题,随着市场的剧烈波动,这些企业在短时间内相继停产,事实上就是倒闭,当初的创业者大多背上了巨额债务,多年都难以翻身,原来热闹的生产景象一去不复返,留下这一片废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给地方经济造成重创。几任县领导都曾试图通过招商引资把园区再搞起来,可是收效甚微,即使有投资意向的也不愿来这里,觉得这地方晦气。
“唉——”纪思明长叹一声,“我的头都愁白了,挂这个管委会主任的名,其实什么事也没做成,窝囊啊!”
倪栋知道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各地有很多,有的地方盲目追风建设园区,其实硬件做的再好,没有好项目是不行的,即使有了好项目,管理跟不上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