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从来没有听过这么欢快好听的歌曲。每个人都满脸通红,精神亢奋的大声唱着这首歌。没一会儿就都学会了。包括三岁的三娃子。
秦一一连连夸赞孩子们,“你们真厉害。”
就连旁边一些看热闹的不上工的大人们,也都跟着差不多都学会了。
大秦村太偏远了,村里有很多人,到老都没有出过村。即使有出过村的,最远也就是镇上。着急忙慌的,买点儿需要的东西就都回来了。平时除了上工就是上工。到了冬天,缺衣少食的,都在家里炕上窝冬,根本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他们感觉很新奇,很新奇。
秦一一看了看天色,就问孩子们,“你们是听个故事,再回家,还是现在就想回家?”
“听故事,听故事,听完故事再回家。”孩子们更兴奋了。
“好了,好了,安静。小兵张嘎,你们听过没有?”秦一一问孩子们。
这下孩子们的回答就不统一了,有的听说过,有的没有。
“好了,不管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咱们现在就讲一讲这个,小兵张嘎参军的故事。”秦一一安抚下了孩子们。
瞬间孩子们和边儿看热闹的大人们都安静如鸡。
甚至大人们还搬来了各自家的板凳儿,和孩子们一起,围着秦一一。
秦一一也从家里搬了一张凳子,坐下。
民间故事:《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期间,冀中平原的白洋淀边有个村庄叫“鬼不灵”。村庄西北角上住着一位老奶奶。老奶奶热心肠,住的地方,比较僻静。经常有八路军干部和伤病员,来此隐蔽。渐渐的老奶奶就和八路军成了亲人。
这些天,老奶奶家正住了个地区队的病员老钟。家里没什么事儿,老人家就做些针线活儿,在家里守着。忽然,一路疾跑声传来,老奶奶吃了一惊,一针扎了手指。只见门帘一掀,她的小孙子小嘎子,跑进门来。
秦一一讲的是声情并茂,把听着的孩子们和大人们也跟着紧张了起来。
老奶奶揉着胸口说,“小祖宗,叫你不要跑,你怎么跑的更欢了?”小嘎子说,“奶奶,有情况呀,刚才纯刚大伯对我说,鬼子抓的民夫还没有放,叫我赶快回来告诉奶奶和老忠叔,要小心点儿。”
奶奶“哦”了一声。她伸手把孙儿搂在怀里,叮嘱说,“部队上的消息没错,鬼子真是要“扫荡”了,以后放哨得加倍留神啊。”
奶奶又说:“这些话别到外面去乱扯,记住啊,时候不早了,我给你老钟叔做晚饭去,你把纯刚大伯的话跟老钟叔去说一说。”小嘎子应了声,跳起来就走。
东墙根儿插着十几个苇子,好像一排大屏风,他熟练的把第三个苇子轻轻挪开,一侧身就从缝里钻了进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又把苇子原样摆好,猫着腰往前摸,摸进一个窟窿。他悄无声的来到老钟叔养伤的地方,只见老钟叔在削一件什么东西?
小嘎子进前细看,原来老钟叔削的是一支木头手枪。枪筒是用子弹壳改成的,衬着柄上的鱼鳞纹,像真手枪一样。小嘎子乐的一把抢了过来。
老钟叔说,“慢,我这枪要给一个勇敢,聪明,坚决抗日的英雄!”小嘎子眼珠骨碌一转,马上大声说,“我就是!”老钟叔微笑的说,“好,就送给你吧,可你要当得起一个英雄啊!”
下面听着的孩子们,包括大人们,都高兴的满脸通红,仿佛得到那把手枪的是他们一样。
小嘎子把纯刚大伯的话告诉了老钟叔,然后把枪往腰里一插,搂住老钟叔说,“老钟叔,这回可以带我去当侦察员了吧?”老钟叔笑笑说,“有把木头手枪就能当侦查员了?没这么简单呐!”
老钟叔霍的站起来说,“罗金保是个机智勇敢的侦察员,有回他在路上给两个汉奸拦住,要搜查他,他一不慌,二不忙,一下子挡开两把刺刀,掏出盒子枪,砰砰两下,两个汉奸就完蛋了。”
听着的孩子们和大人们先被吓了一跳,后来听说汉奸完蛋了,就又高兴了起来。
小嘎子正听得出神,“啪!啪!”村外真的响了两枪,接着就是马蹄声,吆喝声,老钟叔打开盒子枪,抽出手榴弹,小声说,“这回,敌人来的可不善啊!”
下面听着的孩子们和大人们的高兴劲儿还没有下去,一会儿就又跟着紧张了起来。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这儿吧,时间也不早了。咱们明天再讲吧。”秦一一停在了让人抓耳挠腮的地方。
下面听着的孩子们和大人们正听到紧张处,忽然没了,嗯?没了!那个急呀!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纷纷要求秦一一再讲讲,再讲一段。还早呢,人们都还没下工呢。
喜欢边缘人物的快穿之旅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边缘人物的快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