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直到许宁重生时都困扰着F-35战斗机。因此,若供电稳定,说明发动机工作良好。
很快,指令传达给了空中的付正国。
作为全状态原型机,04号配备了先进的1471G雷达。
相较于歼8B上的208A单脉冲雷达,它不仅性能更优,还首次具备了理论上的下视能力,能够引导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执行超视距打击任务。
不过,这也意味着开启雷达将消耗更多电力。
雷达启动,自检顺利通过。在两万米高空开启雷达,除非有特定目标,否则什么也探测不到。
但只要雷达能正常运行,至少证明电源系统没有问题。
许宁和杨知书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与他们亲自研发测试的飞机结构和动力系统不同,电科14所研发的1471系列雷达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然而,这次雷达能够在如此高的高度上成功完成自检,表明其基础是可靠的。
至于霹雳11空对空导弹——实际上,机载武器并不属于八三工程的一部分。
但是,考虑到当前情况,确实存在“有机无弹”的可能性。不过这些都是将来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重要的是逐步推进试飞工作。
“继续试飞可以,但最高速度不得超过2900公里小时。”
许宁向塔台指挥官低声说道。根据他对换装发动机后的歼8-3性能模拟计算,限制飞机最大速度的主要原因不再是发动机,而是机体本身。
超音速飞行时,与空气摩擦会导致机体表面温度升高,从而影响材料强度。
对于以铝合金为主的歼8-3而言,2。5马赫已经是安全极限了。若想超越这一界限,则需大幅改进机体材料。
例如,米格25使用了特殊的钢材,使其满载重量接近一辆坦克;
而SR-71则采用了大量钛合金,虽然解决了速度问题,但也带来了其他技术挑战。
总之,对于面向未来的歼8-3来说,在不考虑成本和技术障碍的情况下,也没有必要为了突破2。5马赫付出过多努力。
当付正国驾驶着飞机达到2800公里小时的速度时,仪表盘上的数字开始缓慢变化。
此时,他已处于22,500米高空,稀薄的大气让飞机停止了攀升。由于阳光无法充分散射,天空从蔚蓝逐渐转变为深邃的黑色。
“当前速度2890公里小时,准备减速并降低高度。”
如果选择牺牲速度换取更高海拔的话,理论上可以达到24,000米左右,但这不是今天的任务。
加力飞行耗油惊人,机内燃油已不足以支撑他继续这样挥霍。他有勇气,但绝非鲁莽行事。
……
原本待在塔台、不参与指挥的人员,此刻都聚集到了停机坪附近。
随行的摄影师们纷纷架起各式摄影设备,对准了跑道。
约莫十几分钟后,04号机那修长的身影终于出现在天际,缓缓下降,接近跑道。
由于采用了许宁研发的新式机翼,飞机的进近速度明显减缓,显得更加稳健。
后轮首先触地,橡胶与跑道接触瞬间冒出青烟,并伴随着刺耳的摩擦声。
紧接着,减速伞打开,帮助飞机最终平稳停靠于跑道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