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朱鹮与丫鬟们这才从柱子后面走了出来,朱鹮也从水盆里捞出毛巾拧干,小碎步慢慢的走到了贾珲身前,给他擦汗。
“呼,擦擦头上的汗就行了,我去洗个澡,过会儿一起吃早饭!”
贾珲接过朱鹮拿着的毛巾,一边擦着汗一边往贾珲每座府邸必备的浴池走去。
朱鹮见贾珲把大枪扔在了上没管,便好奇的蹲下身来,两只手同时抓住枪杆,用尽吃奶的力气想要抬起来。
“朱姨娘好样的!快抬起来了!”
几个不嫌事大的丫鬟现了朱鹮的企图,纷纷站在门廊里给她助威。
听到她们的鼓舞,朱鹮全身再一次涌出一股力量,咬紧牙关,腰部继续用力,大枪缓缓上升。
“抬起来了,抬起来了!朱姨娘好样的!”丫鬟们纷纷喝彩道。
就在这时,朱鹮的身子不受控制的摇晃了起来。大枪太长了,仅是抬起它来就已经用尽全力的朱鹮,哪还有什么多余的力气控制平衡,很快就被枪头的重量带的向右倒去…
噗咚!
“哎呦!”
。。。。。。
再一次回到了朱鹮院子的正房来。
一桶鸭血粉丝汤早就被厨房送来了。
担心老爷吃不饱,还特意多做了一些备在木筒一起端了过来。
大师傅还是有些手艺傍身的。
汤比较浓郁,一看就是炖煮了许久的老鸭汤,加了白萝卜去腥。食盒里也有切好的葱花和香菜末,贾珲依照自己的胃口加了葱花进去,热汤一泡,整碗汤葱香浓郁。
鸭血、鸭肝、鸭肠和鸭胗都是昨夜里就从城外的农家提前采购好的,精心炮制,最后切成两指节大小的薄片。
暖胃的热汤下肚,宜当!
吃过早饭的贾珲也没有出去做什么,难得的享受着暴风雨前的宁静。
最后一口热汤下肚,贾珲接过丫鬟递来的凉毛巾擦了擦嘴,扔在了桌上。
然后就看见朱鹮在不停的扭动。
“你这是…腚上长蛆?哎,怎么又换了条裙子?”
贾珲探过头去。
“奴、奴…奴这不是想试试能不能抬起老爷的枪来嘛,就…就没拿稳,不小心摔了一跤…”
“哈哈哈哈!”
朱鹮没好气的朝翻了个白眼低下头开始吸溜粉丝。
“老爷,金管家来报,说邓总镇选了明上午!”一个丫鬟走进了小院,来到了在树荫下,躺在摇椅上悠哉悠哉的贾珲身边,附耳说道。
“知道了,去和金彩和贾时飞说一声,备一份礼。”
“是!”丫鬟应诺,转身离开了小院。
见小丫鬟离开,贾珲这才重拿起教坊司编写的,有关自己远征的故事。这本书参考了包括自己在内许多人的行军记,还是很真实的。
看得津津有味。
一旁的朱鹮也重来到了贾珲的身边,继续摆弄着贾珲的头。
在大户人家生存,知道的越少,活得越久。
只要老爷不明说自己可以听,那还是尽量躲远些吧。
贾珲一如既往的没有束起头来,于是乎,朱鹮就起了兴致,搬了一个竹椅来到老爷的身后给他,编小辫。
起初朱鹮还是有点害怕老爷厌恶呢,毕竟编与披大多都是蛮夷作为。对于某些人来说,打扮成蛮夷的样子,那可是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当然,这只是刀不架在他们脖子上的情况。
实际上,汉人也是有编的习俗的,至少在前汉及之前,华夏的居民还是普遍有着编的习惯。
这一点,从兵马俑的式上就能得到证明。更早以前的各国陶俑也能证明这点。
不过在编好了两束小辫后,老爷竟然饶有兴致的拿起来看了几眼,还夸了她手艺好呢!
于是,朱鹮兴致一下就高涨起来。
也许是在西域呆久了,见惯了奇奇怪怪的型吧,贾珲对式没那么讲究,只要不剃、不伤了他的头就行。
也有可能是他体内那所剩无几的拓跋鲜卑血脉作祟了吧。
他老娘元款冬往上数二十几代,还是几百年前拓跋代国的宗室,清河王元亶的直系后人。
这是他去年年初走访母亲老家的时候,才从他亲舅舅口中得知的。
现如今,贾珲的外家也被他接到了洛阳来,担任管家。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吧,朱鹮满意的拍了拍手,从身旁拿起铜镜,站起身来举在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