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残月轩小说网>欧阳修1067年 > 第三节 终身挚友梅尧臣(第1页)

第三节 终身挚友梅尧臣(第1页)

第三节终身挚友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苏轼一文中记载梅尧臣高高的个子,大耳秀眉,额头时常红红的,一旦喝酒喝高了,就正襟危坐,与人说话则轻声细语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中)。,典型的谦谦君子。一、互为知音的诗人

梅尧臣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强调诗歌要继承《诗经》和《离骚》的传统,反对内容空洞和堆砌辞藻的西昆体诗歌,主张诗歌应该特别注意反映社会现实和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诗风平淡、含蓄。

梅尧臣担任河南主簿期间,西京留守钱惟演特别欣赏他的诗歌,二人成为忘年之交,互相作诗酬唱,河南府的士人和官员为之倾倒。钱惟演之后的西京留守王曙也非常欣赏梅尧臣的作品。他曾经感叹地说过:“两百年来,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的文章。”(宋)欧阳修著,洪本健校笺:《欧阳修诗文集校笺》(中)卷三十三《梅圣俞墓志铭》。

梅尧臣并没有为他人的赞扬所陶醉,益加精思苦学,不管是吃饭、睡觉前的片刻时间还是游览的时候,都在琢磨、吟咏诗句。有时坐着的时候,突然站起来拿起笔,急忙把想好的诗句写到一张小纸上,放进随身携带的一个袋子中。一次,一个好友对他的举动感到好奇,趁他不备的时候,取出来偷偷看了看,原来都是诗句,或者一联,或者一句。一首诗酝酿成熟时自然就用得上其中的某些句子了。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中)。

当时,从武夫走卒到王公贵戚及儿童野叟,都能说出梅尧臣的大名,即使不懂梅尧臣诗歌含义的人,一旦得到梅尧臣亲笔写的一首诗,也要到处炫耀:“这是当今最贵重的东西,我也得到了。”连宋仁宗也喜欢梅尧臣的诗,侍从官向仁宗推荐梅尧臣到馆阁任职,仁宗当即念了两句梅尧臣的诗:“一见天颜万人喜,却回宫路乐声长。”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中)。原来这是仁宗幸景灵宫的消息传出后,梅尧臣作的一首诗中的两句。梅尧臣的诗歌甚至传到了西南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苏轼在购买的一块织物上,发现有梅尧臣的诗(这种文化衫看来颇有市场)。苏轼把这块织物送给老师欧阳修,欧阳修高兴地用它包住自家的一张宝琴,二者合在一起,被欧阳修视为家中的至宝。

梅尧臣逐渐成为当时最有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理论对当时甚至今天的诗歌创作都有指导作用。他曾经说过:“凡是好诗,意境要新,词语要工整,能够突破前代诗人的局限。能把最难写的景色写得像在眼前,能够含蓄地表达所要表达的含义。”(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四十三。

梅尧臣对两宋时期的诗歌创作,有开创性的贡献。从他开始,宋诗才走出了不同于唐诗的道路。

欧阳修和梅尧臣互为最忠实的诗友,欧阳修一生都是梅尧臣诗歌的崇拜者、欣赏者。早在洛阳时期,欧阳修就认为他和梅尧臣的关系,在诗歌方面,犹如俞伯牙和钟子期,梅尧臣认为欧阳修是自己诗歌唯一的知音。梅尧臣离开洛阳之前,欧阳修把他的诗稿要了一份,然后用毛笔全部抄了一遍,抄写得非常认真。

欧阳修评论梅尧臣的诗:“世人多说诗人很少能功成名就,反而多困穷。不是因为诗让人困穷,而是困穷的生活环境才能使诗人去追求作诗的最高境界。”(宋)欧阳修著,洪本健校笺:《欧阳修诗文集校笺》(中)卷三十三《梅圣俞墓志铭》。梅尧臣认为是知己之言。二、欧阳修和梅尧臣的君子之交

梅尧臣尽管是当时最著名的诗人,但是科考之路对于他而言很不平坦,不是他无能,而是所考试的内容,对于他这样天真的诗人而言,可谓扬短避长,所以屡屡不第。一直到皇祐三年(1051)九月,梅尧臣五十一岁时,仁宗鉴于梅尧臣的大名和大臣们的竭力推荐,梅尧臣才“混”了个赐进士出身。这种身份,实际上是赵宋政权自太祖开始,出于社会安定的考虑,对参加科举考试屡屡不第的士人的一种安慰。

凭着这个出身,梅尧臣才得以成为太常博士,家庭的生活境况得以改善。在此之前,梅尧臣一家的生活,时常需要靠朋友接济。欧阳修给予梅尧臣的呵护,可谓持之以恒的全方位的关照。

皇祐五年(1053)秋天,梅尧臣突患失音症,无法说话,不能与人用语言交流,委实痛苦。欧阳修当时正在老家忙于母亲郑氏和两位夫人胥氏、杨氏的安葬事宜,听到梅尧臣信中所述的病情后,马上回信,告诉了梅尧臣一个治病的偏方:新开的槐花,在刚烧成的瓦片上炒熟,装进衣袋中,闲时就往嘴里放一二粒,咀嚼之后咽下去,让嘴里面一直有花的气味,坚持服一段时间,病自然就好了。(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四九。

梅尧臣喜欢喝酒,但是东京的酒价,他却承受不起,“大门多奇酝,一斗市钱千。贫食尚不足,欲饮将何缘”。庆历四年(1044)的腊日快到了,过年转眼也就到了,欧阳修派人送来两大壶酒,“穷腊忽可怪,双壶故人传”。

嘉祐二年(1057),沧州一向姓官员派人送给欧阳修大海鱼做成的鱼干。欧阳修尽管觉得味道不是很好,可还是派人送给梅尧臣一些,让他“聊知异物味”(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四九。。

梅尧臣的爱女出嫁,欧阳修派人送来绢二十匹,一部分让梅尧臣给女儿做嫁妆,一部分用于梅尧臣给妻儿们做衣服。梅尧臣曾在《永叔赠绢二十匹》中写道:“瘦儿两胫不赤冻,病妇十指休补缝。”(宋)梅尧臣著,朱东润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十六。大冷的冬日,孩子们不用再穿盖不住腿的破裤子,有病在身的刁氏也不用隔三差五给家人缝补不断破裂的衣服。

澄心堂卖的纸是五代后唐李后主李煜时发明的纸,到北宋时期,仍然是纸中极品,非常珍贵。在宋初的江南地区,价格每张需要一百多文铜钱。“江南平定后六十多年,其纸犹有存者。”程民生;《宋代物价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至和二年(1055),欧阳修送给梅尧臣两轴,梅尧臣赞扬其“滑如春冰密如茧”(宋)梅尧臣:《宛陵先生集》卷七《永叔寄澄心堂知二幅》。。鉴于纸的珍贵,梅尧臣轻易不用。

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九寒天,朝廷派人将厚厚的冰块储藏在深井中,三伏天则发给在东京的高官们,用于避暑。欧阳修得到冰块后,也不忘记盛暑中的梅尧臣一家,派人将冰块送给他们分享。“天子厚于公,不使炽毒欺。公亦厚于我,将恐煎熬随。”(宋)梅尧臣著,朱东润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十九。

欧阳修对梅尧臣竭尽关怀,无微不至。梅尧臣虽然贫穷,却也是知恩图报之君子,尽其可能,予以回报。

明道二年(1033)春天,梅尧臣知建德县(今浙江省建德市),县里有贩伞的小贩到东京去,梅尧臣知道后,赶紧给欧阳修写了一封信,托他带给欧阳修,顺便又给欧阳修带了鲍鱼干等物。(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四九。

欧阳修、梅尧臣二人都具有刚正不阿、遇事敢言的性格特点,在文学创作上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可谓意气相投。

梅尧臣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诗人。面对辽、夏二国的威胁,梅尧臣也高度关注军事谋略之学,写有《孙子注》十三篇,期待有朝一日,能够效命疆场。欧阳修也向范仲淹极力推荐梅尧臣,但是不知为何,范仲淹一直未能将梅尧臣召入幕府,最终范仲淹反而成了梅尧臣心目中的仇人。

每次科举考试,虽然有数百名的合格者成为进士,但出人头地的却是凤毛麟角。没升到侍从以上地位的官僚,一般来说,只能通过屯田—都官员外郎—职方的过程,晋升到郎中为止。可梅尧臣连郎中的级别都没有达到。

欧阳修和梅尧臣于仁宗天圣九年(1031)相识,至嘉祐五年(1060)梅尧臣去世,在近三十年的交往中,仅梅尧臣所作与欧阳修唱和的诗就达一百三十篇。他寄给欧阳修的书信因为散佚无存,无法统计;但在欧阳修的文集中,则保存了与梅尧臣唱和的六十余首诗歌及四十六封书信。

梅尧臣守母丧结束后回到汴京,欧阳修亲自到码头迎接。梅尧臣见到欧阳修后,热泪盈眶。后梅尧臣作《高车再过谢永叔内翰》一诗,表达了自己发自内心的感谢:“世人重贵不重旧,重旧今见欧阳公。……俯躬拜我礼愈下,驺徒窃语音微通。我公声名压朝右,何厚于此瘦老翁。”梅尧臣著,朱东润编年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十六。

欧阳修其实也一直在尽全力帮助梅尧臣改变穷苦的状况。嘉祐三年(1058),时年五十六岁的梅尧臣第五个儿子出生。按照宋代的习俗,婴儿满月,要举行沐浴仪式,亲朋好友都来相贺,称“洗儿会”,外公外婆要送彩画钱或金银钱果,以及彩缎、珠翠等洗儿用品。众宾客到齐后,煎香汤于银盆内,将洗儿果、彩钱等放入盆中,用彩线环绕银盆一周,然后长辈用银钗搅水,接着把婴儿放进盆内,略微洗涤全身,剃掉胎发,遍谢亲朋,仪式结束。

欧阳修当时权知开封府,带着喜酒来参加“洗儿会”,并戏作《洗儿歌》一诗,为梅尧臣得子贺喜。全诗如下:

月晕五色如虹蜺,深山猛虎夜生儿。

虎儿可爱光陆离,开眼已有百步威。

诗翁虽老神骨秀,想见娇婴目与眉。

木星之精为紫气,照山生玉水生犀。

儿翁不比他儿翁,三十年名天下知。

材高位下众所惜,天与此儿聊慰之。

翁家洗儿众人喜,不惜金钱散闾里。

宛陵他日见高门,车马煌煌梅氏子。(宋)欧阳修著,洪本健校笺:《欧阳修诗文集校笺》(上)卷七《书梅圣俞稿后》。

由于梅尧臣生于咸平五年(壬寅年,1002),属相为虎,所以说“深山猛虎夜生儿”。“材高位下众所惜”,自然是为梅尧臣的不得志抱不平。

嘉祐四年(1059),欧阳修在写给好友王素的信中表示,《唐书》修成后,将全力为梅尧臣安排一个更好的职位。(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四六。

仁宗嘉祐五年(1060)春夏之交,东京大疫,担任刑部郎中的朋友江休复染病,梅尧臣去看望病危中的江休复,回来不久也染上疾病。一代诗人染病的消息传出后,东京的贤士大夫并没有为疫病所吓倒,而是络绎不绝地前往东京城东部的汴阳坊,前去问候梅尧臣。由于来的人太多、车辆又多,导致东京城东部的集市无法正常运营,交通阻塞,不知道的人大惊失色地说:“哪位相公在此住呀?怎么有这么多的客人!”可是,再多的朋友的问候也未能让梅尧臣转危为安,八天之后,梅尧臣还是告别了人世,享年五十八岁。

梅尧臣去世的消息传出之后,前来吊唁的人更多,关系亲密的朋友更是前来帮忙张罗后事,包括宰相在内的官员大多送来了赙金。七月,其后人用车载着他的灵柩南归故里。临走之前,欧阳修含着眼泪到梅尧臣灵柩前悼念,读了自己写的《祭梅圣俞文》。第二年正月,梅尧臣的灵柩葬于宣州阳城镇双归山。

梅尧臣去世后,由于其家境一直困穷,欧阳修联络家境不错的朋友,为其募集了一笔数目不菲的钱,买了义田,以抚恤他的后人,并利用恩荫的机会,为其长子梅增谋得了一个做官的机会。

梅尧臣父亲梅让的墓志铭(宋)欧阳修著,洪本健校笺:《欧阳修诗文集校笺》(中)卷三十一《太子中舍梅君墓志铭》。、叔父梅询的墓志铭(宋)欧阳修著,洪本健校笺:《欧阳修诗文集校笺》(中)卷二十七《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梅公墓志铭》。,都由欧阳修撰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