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残月轩小说网>欧阳修讲座 > 第二节 辽金元人的评价(第1页)

第二节 辽金元人的评价(第1页)

第二节辽金元人的评价

一、辽人的评价

景祐三年(1036)五月,范仲淹和吕夷简斗争的最后结果,是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先后被贬官。馆阁校勘蔡襄以四人的事迹作为题材,写了一首《四贤一不肖诗》,四贤指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不肖”指高若讷,诗写得很长很形象,写的是当时街谈巷议的朝廷的热点问题,有经商头脑的卖书人知道后,赶快将诗刻印,东京人争先恐后购买,书商赚钱不少。辽国使节正好到东京,也买了一部分,回国后张贴于幽州(今北京市)的驿馆。由于辽国的情报人员不断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大宋各方面的情报,欧阳修尽管不断被贬,但之后不断升迁、声誉日隆的情况辽国应该也很清楚。

嘉祐元年(1056年,辽道宗清宁元年),欧阳修率使团出使辽国。此时的欧阳修已经是翰林学士、文坛领袖、史学家。辽国认为欧阳修是大宋的重臣,所以押宴的贵臣包括陈留郡王耶律宗愿、惕隐大王耶律宗熙,二位都是新皇帝辽道宗的叔父,北宰相萧知足是百官之首,尚父中书令晋王萧孝友是太皇太后的兄弟。进入辽国境内后,一路陪伴欧阳修的送伴使耶律元宁大声说道:“这可是我伴送大宋使臣生涯中第一次见过这么隆重的场面呀!”

欧阳修编纂的《新五代史》付梓后,没有多久,即传到了辽国。辽道宗寿隆二年(1096),进士刘辉上书朝廷指出:“宋欧阳修编五代史,附我朝于四夷,妄加贬低。且宋人赖我朝宽大,许通和好,得尽兄弟之礼。今反令臣下妄意作史,恬不经意。臣请以赵氏初起事迹,详附国史。”(元)脱脱等:《辽史》卷一○四《文学下》,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2016年版。“夷”为中国古代传统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的贬称。在强调各民族平等相处的今天,这种错误思潮必须摒弃。辽道宗认为言之有理,刘辉得以迁官礼部郎中。辽人对欧阳修不平等的国家交往观念、民族观念很不满意。二、金人的评价

金军灭亡北宋的过程中,金军将领完颜斜烈率兵打到商州,一日于大竹林中搜寻到一群人,自称是欧阳修子孙,仔细盘问后,确信属实,于是“并其族属乡里三千余人皆纵遣之”(元)脱脱等:《金史》卷一二三《忠义三》。。可见欧阳修去世后五十多年,在新兴的女真人的心目中,欧阳修也是值得崇敬的形象。

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四月,翰林学士院新进唐宋著名文学家的文集二十六部,其中即包括欧阳修的文集。(元)脱脱等:《金史》卷九《本纪九》。

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十一月,新颁布的关于学校教育的诏令中,删除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只用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元)脱脱等:《金史》卷一二《本纪一二》。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随着女真族汉化的加速,逐渐认可欧阳修“惩恶扬善”的史观。

金代文学家赵秉文(1159—1232)认为,从赵宋建国到欧阳修去世的一百多年间,只有欧阳修的文章“不为尖新艰险的语句,却有从容悠闲的语态,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使人读后从不会有厌倦的感觉”(宋)欧阳修著,洪本健校笺:《欧阳修资料汇编》(中)。。

元好问是金朝后期的文坛领袖,他一生都非常佩服、尊敬欧阳修,曾经在一首诗中写道:“九原如可作,吾欲起韩欧。”(宋)欧阳修著,洪本健校笺:《欧阳修资料汇编》(中)。九原是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后成为文人诗词中墓地的代称,元好问这两句诗意为即使死了以后,也愿意追随韩愈和欧阳修,可见二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三、元人的评价

元代人对欧阳修的评价,集中于元末所修《宋史》,一见于《宋史·欧阳修传》后之赞语,二见于《宋史·忠义传》之前言,前者述欧阳修对宋代文学革新的成就,后者述欧阳修对培育宋代忠义之气的贡献。

夏、商、周及秦、汉以来,文章虽然随着时代的盛衰而有变化,但均有周公、孔子等先王的影响。从西晋、曹魏而下,弊端愈多,直到中唐,经过韩愈的艰苦努力,文风才开始振作,从晚唐到五代,又一次陷入低谷,到欧阳修,又开始了振作的历程。欧阳修“挽百川之颓波,息千古之邪说,使斯文之正气,可以羽翼大道,扶持人心,此两人之力也”(元)脱脱等:《宋史》卷三一九。。韩愈未能得到重用,欧阳修则遇到圣明君主,得以有限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士大夫忠义之气,到五代时,已经到了奄奄一息状态。宋之初期,范质、王溥,犹有点余风。太祖即位后,首先褒扬韩通,然后表彰卫融,足以看出他对振兴忠义之气的渴望。此后西北疆场的文臣武将,往往勇于死敌。真宗、仁宗二代,范仲淹、欧阳修等诸位大贤,以直言谠论倡导于朝廷,士大夫们追求气节,五代的陋习几乎一扫而光。故靖康之变,志士投袂,起而勤王,临难不屈,所在有之。及宋之亡,忠节相望,班班可书。”(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四六《忠义一》。这种风尚,绝非一日之功铸就。

由宋入元的著名史学家马端临高度评价欧阳修于庆历四年(1044)提出的改革科举的主张——由先诗赋后策论改为先策论后诗赋。他认为诗赋“只是检验词语工正与否,只有策论,才是实学,才可以检验人的治国理民的本领”王瑞民:《马端临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欧阳修的主张,可以先淘汰大部分不精通实学的考生。实学功底扎实的考生,不怕他不会提高吟诗作赋的能力,即使诗赋能力短期不能有提高,也不害其成为治国安邦的能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