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残月轩小说网>大雅之堂什么意思 > 第66章(第1页)

第66章(第1页)

“叶公子,您是读圣人书长大的,孔夫人尚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曹某就算有错,也望太子明示。这般……实在让曹欣不知所措。”

“这……”

叶世沉看看这位急得满脸通红的曹大人,抿了抿嘴又沉默了半响后,终究还是挡不住曹欣的‘圣人教训’,很有技巧性的回答了问题:“曹大人应该知道,太子殿下宣召诸臣是按吏部呈上来的考官绩录选的。可是……这其中并没有曹大人的官录。”

啊?

曹欣听得立马呆了,怎么会是这种事?难道是吏部的人动了手脚?还是哪位大人要与太子作对,拿了自己顶包?一时又惊又怒,恨不得立马冲到吏部找人问个清楚。

才要告辞,却发现叶世沉似乎还有话说。心头一动,赶紧又是一番急饶。叶世沉的表情似乎偏是为难,但瞧其态度对这事似乎也有些不满,曹欣发力恳求了半天后,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

“曹大人的官录,吏部呈上来时是还在的。后来……三天前是夜,沈世女到东阳殿寻太子说笑。第二天,官录便不见了。”

沈世雅?

主仆

盛华朝官员考绩是三年一次,人员却是京官六品以上全员参加,外官任满续职者参。这次一百零三位官员,三天之内,太子考核了一百零二个。

第四天,金銮殿上,叶锦天便呈上了一整拖盘的奏折。景帝看完后,请于朝臣共阅流览。叶锦天书迹极佳,虽比不得沉香公子书法卓绝,在朝学里也是数一数二,师长便尊的。更兼之折面清晰,条理分明。先肯定了每位朝员的长处,而后就又先写了吏部的考绩为何,太子亲自询问后对各人的见解如何?每有批评皆有‘事实’可据。

比方说南江省某府台,长于了解官务,上下级左右官员名闻私务尽皆知晓,却独对治下人口税务言辞模糊。又比方说中江省某知县,倒是明白银耗几何收成多少,却偏偏治下狱案满满。是治下不严?审案不利?还是贪图狱讼费用?三点疑惑用朱砂点划,十分惹眼。最后考评,差!

当然,也有考绩好的。可这位新太子却并不是一派优待。价如中江省学政李琳,本人才学极高,在中江任学政期间,中江学子成绩也良好,每年省会也不曾出现过野风评。太子对他的评价极好,却在未了重重批上一句:李琳堪当学政,若入京只适翰林院。理由:李琳此人唯学士尔,不通俗务。中江省学生九成以上皆是官富子弟,一成才是平庶。虽是各家财力有限,可李琳竟不知召学开恩,平配学子课赋。是以,此官只堪专用,不可全才始当。

总之一句话,这位新太子在朝折上面,把每个官员都找出优点和缺点来。好的放在前面,坏的也毫不留情。从上到下,无一不是如此!

这情形看得景帝发笑:“太子此行是为何?朕把百官考行之事交于太子,太子就这般回报于朕?”

叶锦天跪樨回复:“父皇将百官考行之事交于儿臣,儿臣自当全心办理。是故,儿臣并没有直接听从吏部呈表,而是专又重新询问。两份笔卷呈于父皇圣前,并非儿臣托懒,实是天朝一子,皇权当尊。儿臣虽为太子,却才是新进。予朝务本便生疏,官员横绩关乎朝中安稳,一方水土。儿臣不敢轻忽,是故,儿臣有想却并非决。”

申镜离朝下低头心笑,好一个‘有想并非决’。适才太子所书的折本上写得很清楚,他认为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适合在的职位。样样有理有据,却丝毫不沾‘裙带’。一派书生行作!却偏偏扯了‘天朝一子,皇权当尊。’那意思还不就是他虽身为太子,却只是父皇侍臣,做该做,决却要还请君上定断。

有趣!

景帝亦觉想笑,朝上朝下扫了一圈后,眼帘微垂:“既如此,为何不见工部曹欣的官录?”你不是不会决吗?为何一百零三个,变成了一百零二个?

热闹终于来了。朝下百官立马来了精神,端看太子如何回复。

而叶锦天也丝毫不慌不忙,朗声回话:“曹侍郎的官表虽由吏部呈于东宫,可儿臣初时却并未看到。”

“为何?东宫有了贼?”景帝的话声变笑了,可朝中老臣却都皆心紧,皇上这是不悦了。

叶锦天深吸一口气后,抬头回话:“初时不见,儿臣亦觉奇怪。但当天询官事毕后,世雅便将官表还到了东阳宫。儿臣问她为何私拿官员吏表,世雅说:她深知曹侍郎为人,知他为人刻薄寡恩,无亲无义。盛华官员依圣祖训,讲究的是修身自勉、齐家治国。曹欣为人心术已坏,朝务又自平庸。不堪任用!儿臣斥她身为女眷,不该过问朝务。世雅回说:她并未真正过问朝务,只是碍于兄妹情义,私誎儿臣。说她既知曹欣为人,却不声明表白,便是对兄长不义,对朝廷不忠。只是誎言虽上,如何决断还是要儿臣自决的。儿臣心想,世雅年幼事情虽做得粗糙了些,但理却是没错的。更何况当日便还了官表,便是对曹欣还留了情面。便仔细听她说了其中原委。事有起因,人有蛇尾,儿臣听罢后,果真觉得曹欣不能再用。是故,才不曾选用。”

朝会上下听后顿时一阵静默,这是个什么情况?

曹欣到底干什么了?把沈世雅惹到这种地步?

对于这个问题,景帝也很好奇:“朕平素瞧曹欣还算勤勉,太子何言他如此猥琐?”理由如何,说来听听啊。

叶锦天当即回复:“世雅是这般对儿臣讲的,她说她当日为学笛艺,曾到净心庵暂居。在那里识得了曹欣的正头夫人华氏。华氏年纪才三十出头,为何放着家长不呆,移居到净心庵去?而且日日咳血,用药不断,身边却只有一个年长的乳母陪同?衣食住行,捉襟见肘,却不见亲人来探望。全靠庵中各夫人接济!后来日子久了才知,曹家先为曹欣订了姑表亲林氏小姐,后林氏败落了,曹家便退了亲,另聘了华氏。这一等便是不仁,哪有亲戚家败落了,姑舅家不行接济照指却要退婚的?可见此等人家功利心重,名利熏心;次又闻林氏虽被退了亲,却不肯离京,林家小姐竟于华小姐大婚前与曹欣有了首尾,强于正室前由曹家纳了贵妾。这一等便是不顾伦常纲记,我盛华朝民则法有规,正妻入门前不得纳妾,曹家作下这等违法乱纲之事,本便该严罚;再者,华夫人入门不足五年,嫡室无出,林氏姨娘却接二连三的生了二子一女,由任由这三个孩儿由林氏抚养,毫不顾嫡庶之别,主燕之危。华夫人不过争执一二,曹欣便出手训妻,到今华夫人头上尚有三寸伤口。自那后,华夫人积郁成疾,曹家见她体弱,便以恶疾为名,将华夫人驱赶到净心庵。且一概嫁妆都不许带离,初时每月尚有奉养可拿,可最近一两年却是连年不见曹家人影了。儿臣听后,惊痛非常。惊曹家作下此等不顾伦常之事,为何京中御史官员无数,竟无一人弹劾?视我朝纲纪为何?视世间天理为何?更视人伦情义为何?痛则痛,华夫人一介弱女遭遇如此不平,夫家不顾,怎生连娘家也无人出头?细问后才知,原来华夫人娘家也败落了,而时间‘恰巧’则是在华夫人被赶出曹家的那年。如此多事综合,儿臣如何还敢将此等灭纲毁伦,不识情义之辈誎于父皇面前。曹家先有林氏败落毁婚,后有华氏遭难被逐。此间是我盛华朝稳安泰,若一旦有异,曹氏岂不便如对亲肉一般对待君父?是故,儿臣万死,宁不顾先决擅专之名,亦要为我盛华除此一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