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5章
在一次研讨会上,胡爽诚恳地对大家说:“我们是一个行业,是一个整体。只有大家都发展好了,中国电影才能真正强大。我希望我们能摒弃前嫌,一起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努力。”他的真诚打动了许多人,行业内的紧张气氛逐渐缓和,大家开始重新审视胡爽的理念和举措。
随着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就在奖项公布前夕,一些西方媒体却开始发布负面评论,质疑这部电影的艺术价值,声称它只是在堆砌中国元素,缺乏真正的“国际视野”。
这些评论迅速引发了争议,一些原本支持这部电影的国际评委也开始动摇。“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他们根本就没有真正理解这部电影的内涵。”胡爽气愤地说道。他深知,这背后可能是一些西方势力不愿看到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崛起,故意制造舆论干扰。
电影导演也感到十分委屈:“我在这部电影里倾注了全部心血,就是想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为什么他们要这样诋毁我们?”
胡爽拍了拍导演的肩膀,安慰道:“别灰心,我们不能被这些负面言论影响。我们要主动出击,让更多人了解这部电影的价值。”
于是,胡爽组织了一场线上国际电影论坛,邀请了全球各地的电影学者、影评人和文化专家参与。
在论坛上,他亲自介绍这部电影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艺术作品,它承载着中国千年的文化传承。
我们通过现代电影技术,将古老的故事以全新的方式呈现给世界,这正是电影艺术的魅力所在。它不是缺乏国际视野,而是为国际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视角。”
一位来自亚洲的电影学者也站出来支持:
“胡爽先生说得对。这部电影在文化表达上非常独特,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中国文化。西方媒体的那些评论是片面的、不公正的。”
在论坛上,大家各抒己见,对这部电影的艺术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
许多原本持中立态度的人,在了解了电影的背后故事和文化内涵后,纷纷转变态度,支持这部电影角逐奖项。
但争议并未就此平息。在电影节现场,一些西方评委在颁奖环节前仍在私下讨论,试图降低这部电影获奖的可能性。胡爽得知后,直接找到电影节的主办方负责人,严肃地说道:“作为国际电影节,奖项的评选应该基于公正、客观的标准。这部电影遭受的无端质疑是不公平的,我希望你们能重视这个问题,不要让外界的干扰影响了奖项的公正性。”
主办方负责人表示会认真考虑胡爽的意见,并重新审视评选标准。在紧张的等待中,终于迎来了颁奖时刻。当宣布最佳影片奖得主时,全场安静下来。“获得本届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的是——《[知心]》!”随着主持人的宣布,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胡爽和电影团队成员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眼中闪烁着泪花。
在领奖台上,导演激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