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残月轩小说网>赤潮晋江 > 第412章 知府(第1页)

第412章 知府(第1页)

“线知府说笑了,在下一个无官无品的草民,哪敢威胁一府父母?”顾衍生笑着摇了摇头:“在下只是说些事实而已,贵公子若不是传观社的一员、为抗清出过死力,父亲又为何要冒着得罪清廷的风险写信去孔家?”

顾衍生从怀里掏出一封新的书信,摆在桌子上:“线知府,当初贵公子和他那些传观社的同道抗清被俘,父亲也是连着写了三封信去孔家营救,今日这些人亦是因抗清被捕,父亲这封信,也是第三封了……父亲的态度很明显,只要是抗清之人,不管是传观社、红营,亦或者郑家、吴三桂之流,父亲总会帮手一把。”

“父亲希望线知府也是这样的人,不光光只是护着您自己的儿子……”顾衍生将那封书信推到线知府面前:“父亲会出手帮助那些反清之人,也会让自己的门生北上去参与《明史》修纂,所以不管是哪一方,对父亲总是得礼敬三分,线知府家里是这么个情况,总不会觉得朝廷就一直不会重视传观社吧?”

“您既然已经被贵公子扯着下了海,就不该幻想着能跟着朝廷走到底,就算只是给父亲一个面子,日后若有需要的地方,父亲也能帮着说上几句话。”

线一信按着那封信却没有取看,盯着那封信默然了一阵,叹了口气,提着茶壶给顾衍生添了一碗茶:“小顾先生,你也知道朝廷对红营贼寇是多么看重,那蔡举人可是动员了百多个团勇,还开了铳,又抓了个人赃并获,一路押着来了处州城,闹得尽人皆知……此事可不好办啊。”

“线知府,在下认真问一句,那些人您该是动过刑的吧?可有人承认他们是红营贼寇了?”顾衍生看着线一信摇了摇头,一颗提着的心按了下去,轻笑一声:“如此说来,便只有那蔡举人一个人的口供,所谓证据,也是他蔡举人交上来的,线知府,土豪劣绅压榨百姓、捏造罪名,这种事您为官这么多年,见的还少吗?”

线一信没有说话,只是朝着顾衍生的茶碗做了个“请”的手势,不知他是在请顾衍生喝茶,还是在请顾衍生继续说。

顾衍生明白这些道理线一信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这些道理他不可能不知道,让自己继续说,是他不想落个口实,顾衍生倒也没有逼他说话的意思,便继续说道:“听闻那蔡举人是在联防社开会之时领着团丁冲进会场,将参会的七个村寨的社员全数捕拿。”

“问题是,这联防社可是官府认定的会社组织,处州盗匪肆虐、治安混乱,南方一山之隔的建宁府又在闹红,官府下令各村严行保甲、编户联防,以此御盗守民,那联防社不就是遵循官府的命令,才搞起这七村联防的联防社,那蔡举人就算对联防社有意见,也该报与官府,由官府裁决,他一个小小举人,有什么资格越过官府抓人?”

“其次,联防社设立之时可是让那蔡举人当了社长的,结果这厮借着联防的名义大肆掠财,半个月内增派捐租二十余项,搞的民怨沸腾,百姓抛荒逃亡愈凶烈,联防社是为了当地的安定,这才组织农户佃户搞算账清查,查出这蔡举人大量勒逼掠财的证据,交到了处州府衙,线知府这里应该也有当时的卷宗吧?”

“小顾先生对我处州的情况…。。很了解嘛!”线一信呵呵一笑,点头承认:“当时本官可不知道联防社里有红营贼寇的人,只是秉公处置,要求那蔡举人退还赃款,不得随意向百姓摊派勒捐,还要求他严格遵守朝廷法度,把朝廷的摊派捐税从他私自施行的一亩起派,改为朝廷规制的五亩起派,为此还赏了他几十板子。”

“线知府是个清正的能臣,所以您才能教养出那般刚直的儿子……”顾衍生赞了一句,继续说道:“所以,那蔡举人便因此怀恨在心,想尽办法构陷联防社的社员,他说是策反了联防社里一个亲戚盗取了联防社的资料,然后在其中现了红营贼寇的军报布告,才怀疑联防社和红营有勾结。”

“但这红营的布告和军报,哪座城不撒得满地都是?谁知道他是去偷的,还是去某些地方捡来的?这算什么证据?此事又只有其亲戚一人的口供,既然是其亲戚,其证供又怎能算数?”

“那蔡举人又说他领着团丁冲进会场抓人,当场缴获红营贼寇的所谓指导、报告什么的,由此才状告联防社通贼之事‘证据确凿’,可此事也完全是蔡举人一家之言,谁知道那些所谓的指导、报告什么的,是不是那蔡举人为了挟私报复而自己伪造的呢?”

“是不是挟私报复,自然得审过之后才能知晓了……。”线一信啜着茶,微笑着说道:“可他毕竟有个举人身份,动刑……影响就坏了。”

“蔡举人是有个举人身份,可他的家眷亲戚、管家家奴,还有那些团练团丁,他们可没有举人的身份,线知府以清正之名一路升迁,如何对付这些土豪劣绅,线知府该是经验丰富的……”顾衍生从布囊里摸出一册簿册,推到线一信身前:“再说了,这蔡举人可不是什么好东西,朝廷有优待士绅的旨意,但也明白下令,对欺压良善、鱼肉地方的官绅要‘严法度、遵律令’处置。”

“这蔡举人掠财贪敛,百姓深恨之,不正是朝廷要求打击的土豪劣绅?去年皇上处死湖广总督张汧时是怎么说的?‘民心嗷嗷、士民骚动,此民怨沸腾之辈,若不严法以治之,如何警示天下、昭护万民’,线知府秉公办理此事,不也是按朝廷的意思办事?”

“小顾先生,倒是什么都准备好了……”线一信将那簿册翻开随意瞥了几眼,语气有些抱怨:“小顾先生这是要彻底把本官绑在你们身上了……若不是那孽子……本官何至于落到此等窘迫的境地?”

“线知府眼界窄了,在这一点上,线知府是比不上您家里那位公子的……”顾衍生摇了摇头,语气严肃了几分:“线知府,您是个清正能干的能臣,自耿军退后,您当了这处州知府,一直是尽心尽力的,乃至于吃住都在这堤坝之上、亲自铲土修堤……。”

“可这处州府的情况,却依旧一天天败坏下去了,逃民越来越多、盗匪更加肆虐,您这般尽心竭力,换来了什么结果?在这大清朝,想要做个为国为民、清正不屈的好官,又怎么可能不窘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