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残月轩小说网>奋斗在洪武末年听书 > 第66章 老朱真是穷疯了(第1页)

第66章 老朱真是穷疯了(第1页)

就在朱重八朱皇帝耐心教导小朱同学怎么用人时,杨少峰杨大知县却在宁阳县摆烂。

反正旱也旱了,蝗虫也起来了,自己能做的也都已经做了,大明湖里蓄了水,第二个人工湖还在挖,百姓该捕蝗的捕蝗,该除草的除草,小寡妇们天天忙着蒸包子烧鸡蛋汤,那些伤残士卒们也承担起了衙役的职责,自己这个知县大老爷可不就闲下来了?

然后,杨少峰杨大知县就让人带了桌子和躺椅,直接跑到了城东的人工湖那里开摆。

正所谓开摆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当杨少峰摆正了心态之后,顿时就觉得身旁倒水扇扇子的小丫头长得挺清秀,觉得地里的那些庄稼苗长得真招人稀罕,就连那些鸭子摇摇晃晃捉蝗虫的样子都十分好看。

尤其是那些半大孩子拿纱网捉蝗虫的模样,更是让杨少峰杨大知县想起了自己下河摸鱼、下地捉蜻蜓和蚂蚱的童年时光。

可惜的是,杨少峰杨大知县刚刚回忆到初中阶段,跛五就匆匆赶来,而且一见到杨少峰就愁眉苦脸的说道:“县尊,包子铺那里没盐了。”

杨少峰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说道:“无妨,本官那里还有常平章给的一斤多盐呢,你先拿去用。”

说完之后,杨少峰就再次眯上了眼睛,打算继续回忆初中时期的美好时光。

不就是一点儿盐嘛,先拿去用着,回头攒上一波蝗虫卖给徐达和常黑炭,有钱了再买呗。

对了,当时给本官写情书的那个班花叫啥来着?

可惜本官当时太傻,那封情书都没好好保存下来。

不过也不能全怪本官,主要是她写的也太大胆太露骨了,本官当时那么纯洁……

正自胡思乱想时,却听得跛五低声说道:“县尊,不止是包子铺那里没盐了,是咱们整个宁阳县城的百姓家里都快没盐了!”

被跛五这么一说,什么初中时的班花校花,什么情书,全都在一瞬间化做星光散去,杨少峰激灵一下从躺椅上翻身起来,望着跛五问道:“什么玩意儿?都快没盐了?”

他娘的,要是只有包子铺缺盐,杨少峰杨大知县那里还有之前常遇春强抓壮丁时给的一斤多精盐,完全分点儿出来给包子铺先用着。

可要是整个宁阳县县城的百姓家里都缺盐,那就不是一点儿盐两点儿盐的问题了——宁阳县本身不产盐,想买盐就得去兖州府!甚至还有可能在兖州府甚至益都都买不到盐,只能去江南采买。

皱着眉头来回踱了几步,杨少峰杨大知县最终还是无奈的长叹一声道:“这样儿吧,本官先把太子殿下给的那一百两银子拿给你,再给你写一条道公文,你带人兖州买盐,若是兖州没有的话就直奔益都看看。”

“等把盐买回来了,每斤加价一文钱卖给百姓,本官的一百两银子还给本官,剩下的就当做兄弟们辛苦一趟的跑腿钱。”

只是转念一想,杨少峰又改变了主意:“本官现在能动用的银子全加起来大概有二百两左右,再加上太子殿下赏赐的二十匹绸缎,你全部带去,全部买成盐。”

跛五傻傻的看着杨少峰:“县尊,这盐……可不是光有钱就能买来的,须得用八斗未脱粒的麦子才能换回来三斤盐,每户限三斤。”

杨少峰微微一怔,随即暗骂自个儿愚蠢。

他娘的,忘了大明朝的情况跟后世不一样了。

后世买盐容易的很,随便跑到哪个超市小卖铺之类的地方就能买到,但是大明时期不一样,盐是被朝廷严格管控官营的,买盐的唯一途径就是拿盐粮去换,而且还有一定的限额,不是想换多少就能换多少。

更要命的是,大明时期的盐并不是精盐,甚至连后世的粗盐都多有不如,说不定里面还掺有沙子和各种杂质,要是按照后世的标准过滤一遍,可能三斤盐都过滤不出一斤精盐。

按照跛五所说的八斗未脱粒的麦子才能换三斤盐,大概就相当于一百斤麦子换三斤粗盐,过滤之后就相当于一百斤麦子换一斤精盐。

杨少峰咂了咂嘴,暗骂老朱真是穷疯了,居然敢定这么高的盐价,也不怕老百姓再给他来个莫道石人一只眼。

瞧着杨少峰脸上的神色反复变幻不定,跛五低声问道:“县尊?县尊?”

杨少峰回过神来,琢磨一番后微微摇头,说道:“咱们宁阳县哪儿还有粮食可以换盐?宁阳县城内城外五百余户人家,收上来的麦子一共不足万斤,朝廷赈济粮运到之前,这些麦子就是咱们宁阳县上上下下两千余口百姓的命。”

事情忽然变得麻烦起来。

拿钱买不到盐,这事儿还不能找徐达和常遇春帮忙,毕竟盐是管控官营的物资,倒卖盐是杀头的大罪,哪怕徐达还有一个右丞相的身份也不行。

至于说私盐……宁阳县随便谁都能想办法去买私盐,唯独杨少峰杨大知县是绝对绝对不能有这个想法,毕竟杨大知县现在不过是个七品芝麻官,完全没有自污的必要,犯不上主动往御史手里递把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且私盐这个东西也不是说买就能买得到,估计也没有哪个私盐贩子会跑到大旱的宁阳县来贩盐。

暗自盘算一番,杨少峰干脆带着跛五回了县衙,然后一头扎进了书房里,开始给兖州府和山东布政使司写公文。

主旨就一个,宁阳县大旱,百姓缺少粮食,没有多余的粮食可以换盐,但是百姓又不能缺盐,现在本官已经走投无路了,麻烦上面的大佬们给想办法。

然后,杨少峰杨大知县又给朱重八朱皇帝写了一份奏本,每一页里都写着宁阳县百姓如何爱戴朱重八朱皇帝,如何感念大明常务副皇帝朱标的恩德,但是要仔细看,却能从字缝里看出来,整份奏本都写着“缺盐”两个字。

写好之后,杨少峰便将公文和奏本交给了跛五:“劳烦跛五哥,这两份公文,一份送到兖州府,另一份送到益都行省。这一份奏本,让人快马送往京城通政司。”

待跛五匆匆离去,杨少峰又坐回了椅子上,开始闭着眼睛盘算。

盐的问题肯定能解决,自己解决不了还有兖州知府衙门,再往上还有山东行省,京城还有朱重八朱皇帝——在稳定大于一切的洪武元年,朱重八朱皇帝和大明朝廷就算是让江南缺盐都不会让山东、河南这种刚刚收复的地区缺盐,自己哭穷要盐的奏本递上去之后,多半能要来一大批盐。

然后,杨少峰杨大知县就琢磨着该怎样利用这批盐做点儿文章,最好是能利用盐来生钱。

喜欢奋斗在洪武元年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奋斗在洪武元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