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魏征的死,在李世民看来,他是失去了一面镜子。
彼时李世民早就已经君临天下,却对一个老臣这么器重,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但是为什么翻车了呢?
天幕上忽而安静了一瞬,像是要让倾听者作思考之意。
天幕:
夏夏说了嘛,帝王本就凉薄,现在对你海誓山盟,下一秒满门抄斩啊。
李世民:胡说!
刘彻:终于有人能够体会到朕当时的心情了。(撒花)
朱元璋:武帝不凉薄吗?
嬴政:后世皇帝们的性格,竟然已经变成了如此这般么。
武则天:始皇很失望吗?
武则天:武帝仅仅代表他自己,与朕无关,朕不是这样的人。
朱棣:朕不是这样的人+1。
天幕:
其实事情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当时的魏征,在死之前曾经向二凤举荐了两个人,但是当魏征真正与世长辞的时候,这两个人才一个负罪,一个参与谋反,李世民就不得不怀疑,老实人魏征或许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老实。
加上魏征曾经把自己给二凤提意见的书稿给其他官员看这件事被二凤知道了,二凤觉得魏征目的不纯,心中越想越觉得恼火,于是下令砸了魏征的墓碑。想着替自己出一口恶气,魏征辜负了自己多年来的信任!
但这就结束了吗?
不。
帝王不但凉薄,还善变。
过了些年,李世民出征高句丽,没成功,李世民就想到了从前一直站在他身旁叨叨的魏征。
如果魏征在的话,也许就会阻止自己出征高句丽吧。
二凤这样想着。
或许是怀念从前的时光,或许对魏征怀有那么一丢丢的愧疚,李世民又把魏征的墓碑重新树了起来。
刘彻:看不出来啊,你小子居然这么别扭。@李世民
李世民:朕不会让这些事情再发生了!
天幕:
大唐,疆域辽阔,经济文化十分繁荣,中国的瓷器、丝绸在那个时候便通过海运远销海外,并且那个时代也有许多科技,譬如火药这一厉害物件被用于军事。
所以,
——“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
——“圣僧请上座。”
这样的描述一点也不夸张。
那如此强盛的唐,或许得益于李世民的统治,那为什么他的昭陵,还被人称为“寒碜”呢?
昭陵也被盗成筛子了吗?
李世民的脸色非常不好。
刘彻也是。
虽然天幕没有提到他,字里行间却处处都有他的身影。!